历史Ⅱ 经济成长历程
课程标准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⑴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⑵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⑶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⑷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一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早期农业的产生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
1.农业经济起源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⑴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早在七八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
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主(基本上是南稻北粟的格局),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粟,sù,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古代也泛称谷类。关于“五谷”,所指不一。《周礼·天官》:“以五味、五穀(谷)、五药养其病。” 郑玄注:“五穀,麻、黍、稷、麦、豆也。”《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赵歧注:“五穀谓稻、黍、稷、麦、菽也。”《楚辞·大招》:“五穀六仞。”王逸注:“五穀,稻、稷、麦、豆、麻也。”《素问·藏气法时论》:“五穀为养。”王冰注:“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苏悉地羯啰经》卷中:“五穀谓大麦、小麦、稻穀、大豆、胡麻。”后以五谷为谷物的通称,不一定限于五种。]
2.农业的地位: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果,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附:在夏王朝之前,中华大地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尽管这些古帝是由神话传说构成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个古史系统反映了我们祖先创造历史的轨迹,是我国从蒙昧时期进人文明时代的缩影。三皇五帝时代处于我国的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进行生产劳动。原始农业进人锄耕阶段,北粟南稻,产量有很大提高,经济作物品种增多,饲养牲畜的品种和数量都较以前明显增加。手工业技术也有了提高,制陶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从大约五千年前开始,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一些氏族、部落先后从母系氏族进入到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表明原始社会已经处于解体阶段。)
二、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
1.刀耕火种(火耕):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用木制的耒耜、石斧、石锛除草;火种:焚烧杂草,形成木灰肥,就地挖坑下种。土地耕种一两年后,地力下降,只能撂荒,另寻新地,人们经常迁徙。这种方式也严重破坏环境。
(注:耒,lěi,是削尖的木棒,后发展为双尖的木叉;耜,sì,形状像现在的铲和锹,不开叉。耒耜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效率。)
2.锄耕:⑴七八千年前耒耜的使用,标志我国农业进入了石器锄耕(或称耜耕)阶段。⑵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并不普遍;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诗经》描述“千藕其耕”(集体耕作)。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⑶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人们开始走向定居。
3.铁犁牛耕: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⑴春秋战国出现:牛耕的出现是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岳麓)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石骨农具。
(附:关于中国历史上何时开始使用铁农具,学界存在争论。但在春秋时期,铁器的制造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从考古资料来看,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还不是很普遍;战国时期,冶铁业发展迅速,铁农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了。有资料说,我国用铁始于商代。个中说法都有待新的考古资料来证明。)
⑵两汉时期改进和普及:西汉赵过推行过耦犁;后来(岳麓:西汉中期)出现可以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东汉时出现较为轻便的一牛挽犁。
[注:赵过,汉武帝时(前140~前87年)人。曾提倡代田法,发明播种工具三脚耧车,推广耦犁。《汉书·食货志》载:“赵过用耦犁,二牛三人。”史学界、农学界对“耦犁”莫衷一是。范文澜在《中国通史》说耦犁是“用二牛挽二犁,二人各执一犁,一人牵引二牛,共二牛三人。”不过,也有人认为耦犁是两牛三人一犁;至于是两人牵牛还是一人牵牛一人压辕又有分歧。东汉末年崔窟《政论》记载的辽东耕犁“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从西汉晚期起,二牛三人的耕作方法逐渐为一人二牛的方法取代。人民版把二牛抬杠称为耦犁,值得商榷。]
⑶唐代完善:出现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以调节耕土的深浅。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一直被后世沿用。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耕作技术始终停留在铁犁牛耕的状态。
(注:曲辕犁因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地区,又名江东犁。曲辕犁增加了犁评和犁箭,可调节犁铧入土的深浅。曲辕犁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三、耕作技术的进步(人民版未讲)
1.耕作方法:春秋时期的垄作法、西汉时的代田法等。
⑴垄作法就是把田地开成一条条的垄和沟(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把庄稼种在垄上。其优点:垄台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防涝和抗旱;利于集中施肥,等。(注:最早出现的抗旱耕作法可能是畎亩法。畎,quǎn,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西汉时的代田法将“上田弃亩”的抗旱原理发扬光大。)
⑵代田法:西汉赵过推行的耕作方法,是垄作法的发展。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用力少而得谷多”。
2.耕作技术: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了播种机械——耧车。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直到今天,我国基本上都是沿用这一耕作技术。
(注:耕耙耱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精耕细作技术,在北方是耕耙耱,在南方是耕耙技术。耕是指犁地翻土,耙是指将犁后土地的土块耙碎,耱是将土地表层碾磨成粉末。“耱”也作“耢”、“摩”、“盖”。耢一般没有齿,用柳条或树枝等编成,驾驶者通常站在或坐在耢上;作动词用,意为用耢平整土地。)
3.耕作制度:两汉时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附: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
四、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岳麓版用一节课来讲)
1.氏族公社所有制
⑴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集体所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国家出现,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
2.井田制
⑴性质: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附:岳麓版并未出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意识形态概念,本处从旧说。)
⑵特点:①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归国王所有。②国王将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能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③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④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岳麓)井田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私田收获属农民,并须缴纳十亩田的生产为田租;公田由得到私田的村社成员集体耕种,收获物全部归贵族(以劳役代替地租。中国古代租税的演变:劳役—实物—货币)。(《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⑶井田制瓦解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各国为奖励功勋而赐田;贵族间转让或劫夺土地)。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⑷(岳麓)表现:大量公田被抛荒,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⑸井田制瓦解的过程:随着土地私有现象的日益普遍,各诸侯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税制改革(岳麓)。公元前594年,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鲁国“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租税制度(劳役地租逐渐为实物地租所取代)更加速了井田制的崩溃。
(注:“初税亩”是中国税制史上田租和田税分离的开始。从此,贵族所有的田地都要按照面积向国君交税,其结果使贵族土地的私有权更加牢固,农民自耕的小土地所有权也逐渐得到保障。)
⑹结果:贵贱分明→贫富悬殊;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繁荣进步。
[附:井田制之有无,古今争辩已久:⑴反对:战国前并没有记载,西周铜器的铭文也没有发现;孟子为了鼓吹仁政所提杜撰的,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由于实际地形地貌的千差万别,这种制度不可能得到严格的实施。⑵赞成:战国时代去西周已远,井田制废弃已久,但仍保留了共同的记忆;《史记》记载商鞅在秦国变法,曾“废井田,开阡陌”,可见井田制度到战国时代仍残存着。⑶应确有其事:先秦文献记载可资证明:《周礼》《周易》《孟子》《司马法》《春秋.榖梁传》等,都有井田的记载;甲骨文中有些田字成井字形,可能在殷商时代已有井田式的农地画分;(3)井字又引申为“有条理”,表示井田制度并非少数人的理想,是长期实施后约定俗成的引申义。]
3.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⑴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①在春秋时期土地关系变革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②其中,最典型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岳麓:“改帝王之制,废井田,民得买卖。”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商鞅还实行“以军功行田宅”制度,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地主所有者。)③各诸侯国通过变法,中央集权制度和土地私有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
⑵特点:土地私有,可以买卖和转让;地主和自耕农名下的土地是国家田赋收入的主要来源(岳麓:在中国古代,地主和自耕农都是国家的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直接提供者)。
⑶土地兼并:①原因: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加上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②影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导致租佃关系出现并日趋普遍化,引起阶级矛盾激化和农民起义。(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⑷抑制土地兼并:①目的: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增加政府收入,巩固统治。②措施: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等。③结果:起到了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的兼并。
(补:安史之乱以后,土地所有制和赋税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包括均田制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国家土地所有制日趋衰落,土地私有制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度。岳麓:宋朝政府顺应土地私有的历史趋势,鼓励和支持土地的私人占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不抑兼并”,对土地兼并基本采取了放任的态度。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通过买卖广占田宅的现象更加普遍。)
⑸(岳麓)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地主与土佃户之间形成契约关系。租佃关系在战国就产生了,大约在两晋隋唐时期逐步发展起来;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地租以实物为主,分成租(按比例提成)和定额租(租额固定,地主不干预生产),分成租较为流行,定额租多见于租佃官田或官僚地主田产。无力租田者沦为雇工,“计岁受值”者是长工,“计时受值”者为短工。租佃关系下,佃户有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法律地位有显著的提高。
⑹(岳麓)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专制王朝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为了生存,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把部分劳动成果作为地租交给地主。
4.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⑴王莽时期实行的王田制:把民间的田地更名为“王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从形式上看与井田制相似,但本质上属于地主土地所有制。目的在于托古改制,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并招致豪强地主阶级的反对而失败。(注: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王莽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起义,新朝遂告灭亡。)
⑵曹魏时期实行的屯田制: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西汉、东汉、曹魏、金朝、元朝、明初、清初都实行过屯田。
⑶北魏到唐朝前期,曾经推行均田制。在长期战乱之后,大批人民死丧逃亡,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以恢复生产,保证赋税来源,北魏到唐朝前期的几代政府曾颁布均田制。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均田制的推行是以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为前提的,并没有取消土地私有制,更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国家兵役、徭役的征发和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佃农,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五、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岳麓讲得较详细)
1.春秋时期:淮河流域有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
(附:芍陂,quèbēi,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寿县南,又称安丰塘。春秋末年吴国在长江、淮河间开凿了邗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兴建的运河。隋朝、元朝的大运河均借用了邗沟。邗音hán。)
2.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工程,使关中地区成为千里沃野。魏文侯时,西门豹引漳水灌邺。
[注:⑴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于前256~前215年主持修建,是世界迄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外江,外江是主流,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向灌溉区。飞沙堰在鱼嘴和宝瓶口之间,是内江分洪减淤工程,洪水时内江水从堰顶溢入外江。宝瓶口是引水通道,与飞沙堰配合运用 ,控制内江灌溉流量 。⑵韩桓惠公为达到“疲秦”(耗竭秦国实力)的目的,公元前237年,特派水工郑国赴秦兴修水利,妄图利用这种浩大工程来消耗秦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结果反而极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阴谋败露,秦王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国在水利技术上需要郑国,全渠得以完工。]
3.秦朝: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修造的目的在于征服岭南的战争需要。(灵渠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注:灵渠是沟通湘江(长江水系)和漓江(珠江水系)的古代运河。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统一六国后,为进军岭南,责成监郡史禄主持开凿。灵渠保证了秦军南征粮食和物资供应,为统一中国和开发岭南起了重要作用。]
4.汉代: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为主,著名的工程如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建天然陂池为主;西北农民创造“井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叫坎儿井)。东汉王景主持治理黄河,史称“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注:王景(约30~85年),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王景筑堤后的黄河经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决溢也为数不多。]
5.隋唐时期: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以此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邗沟为春秋末期吴王夫差所修);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工程,各地兴修的水利超过六朝的总和。
6.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
7.元朝: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
(古代水利工程的作用:农田灌溉,治理水患,解决交通运输困难等。)
六、(附)灌溉工具
1.曹魏时的翻车
翻车又称龙骨水车,由木板制成长槽,槽中放置数十块与木槽等宽的刮水板。刮水板按一定角度装在链条上,与车身两壁构成槽形,车身斜置水边,下部轮轴没入水中。驱动上部轮轴带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顶端将水送出。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驱动,循环汲水。翻车最初用于给道路洒水压尘。《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掖庭令毕岚“作翻车,……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曹魏时期马钧改进了翻车,使其轻灵巧便,并将翻车用于农业灌溉。《三国志·魏书·杜夔传》裴松之注:“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儿童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
2.唐朝时的筒车
筒车,又称“水轮”,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的取水灌溉工具。制一大型立轮,放置在水流很急的水边,大轮上半部高出堤岸,下半部浸在水里,可随水流自由转动。轮周斜系若干竹筒,大轮受急流冲击转动,竹筒中的水转过轮顶时,筒口向下倾斜,水恰好倒入岸旁的水槽并流向田间。筒车至迟在隋唐时期开始用于灌溉,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南宋张孝祥《题能仁院壁诗》中大赞其曰:“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就盛赞水车对农事帮助之大。
3.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4.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风力水车是利用风车带动水车提水的一种工具。明清出现厂风力水车的记载。风力水车的动力装置是风帆,工作机的构造与龙骨水车相同。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这类提水机械用于太湖流域排水,有风就转且可经常工作。清代长芦利用风力水车提取海水制盐,一具风帆可带动两部水车。
七、农学著作(存目,见必修三第二章)
八、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人民)
1.概念: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赋税主要是田亩税,有时还包括人头税和资产税。役,亦称徭役,即在统治强制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注: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主要是修建大型土木工程,如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国防工程、城市建设等公共工程,也包括为满足统治者奢侈消费需要而组织的宫室工程、陵墓工程等。)
2.中国古代重要的赋税制度(依据旧人教整理,散见于新课标教材的多处)
⑴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⑵编户制度:是汉代对百姓的一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比较完备的赋税制度。被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他们依据人口和资产向国家承担人口税、田租、徭役和兵役,国家对他们控制十分严格。
⑶租调制: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即土地税,征粮)和调(即户税,征布帛),还要服兵役和徭役。[百度百科:曹操进驻冀州后颁行租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每亩土地征收田租谷四升,每户征收户调绢二匹、绵二斤。户调取代汉代沉重的人头税,对农民有好处,也有利于大族豪强庇荫佃客。北魏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⑷租庸调制: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役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唐朝在隋的基础上实行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制度,“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这样,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⑸两税法:天宝年间(唐玄宗年号),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实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它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正式废除。
⑹一条鞭法: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⑺“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康熙时进行局部试点,规定以1712年为界,今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雍正时期,在全国推行,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赋税,地丁银制度正式实行。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头税,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当时国家的发展。
⑻认识:我国的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相适应,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我国赋税制度的变化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以人丁为主逐渐变为以土地为主,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一是纳税物品由实物和力役为主逐渐变为货币地租,说明我国商品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沿革的特点: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⑤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明末清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历代赋税改革虽短期内减轻了农民负担,但随后又增长到比改革进行前更高的水平,这一定律后被学者总结命名为“黄宗羲定律”。)
九、小农经济(人教)
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岳麓: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自耕农经济,或称个体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时期。)
2.形成原因:⑴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⑵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者有能力进行独立的生产活动。⑶政府为保证财源,多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3.特点:⑴自给自足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⑵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⑶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与合作。⑷脆弱性: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苛政、土地兼并等)的能力差。⑸落后性:生产工具简单,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4.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中国专制集权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阶级基础,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5.评价: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精耕细作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中国繁荣的农耕文明。⑵但同时其狭小的生产规模,阻碍了扩大再生产和技术的进步,不利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和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到明清时期,日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⑶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最终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6.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⑴有利发展条件: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⑵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小农经济随着王朝更替不断轮回。
十、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
3.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分散经营为主,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4.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5.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6.(岳麓)以种植为主,家畜饲养为辅。(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指:猪马牛羊鸡狗。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7.(岳麓)区域经济的多元互补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空间分布的重要特征。
8.(人教)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十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一般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保障农时、奖励耕织、抑制土地兼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5.外来移民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6.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间相互学习交流;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等。
十二、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
赋税繁重,徭役沉重,土地兼并等。
十三、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岳麓版讲一节,其他版本未涉及,下文依据岳麓及人教旧版总结)
阶段特征 |
南移的表现 |
南移的原因 |
基础条件 |
春秋战国时期,楚、吴、越等对江南有所开发。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
①随着南方人口增加,开荒增多,土地逐渐熟化;②气候日益适宜农业生产(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恰与三个寒冷期基本吻合) |
东晋南朝: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
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很多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两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
①北方战乱,经济破坏严重;②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③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④统治者推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⑤南方自然地理条件优越(而北方气候逐渐变冷) |
隋唐五代:开始并逐渐南移 |
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至唐朝后期,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扬州的经济地位超过长安和洛阳。安史之乱以后,形成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
①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且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冲击中原农耕区;②隋朝大运河开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③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
两宋:最终完成 |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农业已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两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 |
①北方战火蔓延,自然灾害频仍,农田水利失修,经济日见衰败;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④南方除农业外,纺织业发达,商业繁荣 |
明清:地位巩固 |
江南出现许多重要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
①统治者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正确措施;②科技的发展,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③宋元时期奠定的基础 |
特征 |
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据或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
第二讲 中国古代手工业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1.手工业的发展演变
⑴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⑵夏商周时期:手工业发展,但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商周时期,设置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工官,组织手工业生产。
⑶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并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
⑷明朝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古代手工业由官营为主到私营为主变化的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获得;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2.官营手工业
⑴概念:官营,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所谓官营手工业,指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⑵演变过程:①西周:设工官管理,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垄断经营。②春秋战国:垄断地位被打破,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③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冶铜、铸钱等高利润行业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④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服役的制度;中唐以后,役匠逐渐减少,雇匠增多。⑤宋代:雇匠居多,实行薪酬制。⑥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世代相袭。⑦明朝中期以后:实行“班匠银”(输钱代役)代替“匠役制”。⑧演变趋势:垄断地位—三家并存—日渐萎缩。
⑶特点:①技术水平高(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工艺水平高),代表着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②历史地位:从商周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③产品及流通方式:主要生产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产品由官府统一调拨,不进入市场(除盐、铁等生活必需品)。④经营方式:集中的大作坊,官府统一经营管理,生产不计成本。
[人民: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已有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元代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必须世代相袭,承担制定的工役。明代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顺治二年(1645)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份。]
⑷优势:①优势: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细密分工和协作。②工匠集中、管理严格,利于技艺水平提高。
⑸弊端:①官府提供原料,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②大多采取强制劳动手段,不能调动工匠的积极性。③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④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也容易失传。
4.私营手工业(大象称为民营,人教把民营和家庭手工业统称为民间手工业)
⑴产生和发展:①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原因: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变革)。②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隋唐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两宋后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尽管受到官府的压制和盘剥,仍在曲折中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成份。③明朝中叶以后,在制瓷、纺织、矿冶等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④明朝中后期,在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⑵特点:①民间私人经营,有较大的主动性。②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③产品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在市场流通。④劳动者有较多人身自由,有一定报酬,劳动兴趣比较高。⑤民营手工业中既有个体经营的小手工业,也有可以匹敌官营的大手工业。
⑶经营方式的变化:唐代以前,以农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组织生产。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繁荣,私营手工业的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以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以手工工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4.家庭手工业
⑴产生:家庭手工业随着小农经济的形成而出现,它与农耕相结合,以纺织为主,是农户的副业。
⑵产品: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进入市场,但数量很少。
⑶影响: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附: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的差异:①生产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由专门的官办皇家工场生产,而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②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民间用品一般是老百姓日常使用;③管理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由私人或家庭经营;④工艺水平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水平是全国最高的,而民间用品则没有那么高的水平;⑤生产者的身份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者几乎没有人身自由,而且服务范围只限于宫廷,技术发明不能服务于社会,而民间用品的生产者则不受人身限制,技术的发明直接服务于社会;⑥价值不同:宫廷工艺品造价昂贵,而民间用品则价格低廉。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享誉海内外的原因:①中国古代手工业品是日用品和艺术品的完美结合,应用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②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手工业产品向海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品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经营形态 |
管理方式 |
产品 |
流通方式 |
官营手工业 |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
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
不在市场流通 |
民营手工业 |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
民间消费品 |
在市场流通 |
家庭手工业 |
农户的副业 |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
剩余部分出售 |
二、主要部门和发展概况
1.纺织业
⑴丝织业:①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中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人民:在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最初的纺织原料是葛和麻。)(岳麓:麻纺织业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就已经产生。直到明朝中期,麻布一直是老百姓的主要衣料。)②商朝:已有织机,还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官员。③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已经相当重要。④西汉:提花机完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希腊史学家谈到塞里斯人,指的就是中国人,Seres来源是“丝”,即丝国之意。)⑤唐代: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丝织业重心南移。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作坊兴起。⑥宋代: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⑦明清:官府在苏杭等地设制造局。
⑵棉纺织业:①宋末元初,棉花种植由边疆迅速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②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发明新式纺车(脚踏三锭纺车),极大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③明代后期,棉布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注:棉纺织技术作为一个新兴部门得到了迅速的推广的原因: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很难在民间推广;而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社会需求量大;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的推广,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棉花加工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取代麻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的时间,有南宋、元朝、明代后期等不同说法。)
2.陶瓷
⑴制陶业:①新时期时代,开始烧制陶器,有彩陶、黑陶和白陶,彩陶已表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②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早期的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原始青瓷。③在瓷器技术成熟以后,某些釉陶并没有消失,如唐三彩曾盛行一时。唐三彩为后来的彩瓷开辟了道路。(釉是涂在瓷器、陶器表面使其显出光彩并起保护作用的玻璃质薄层,一般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在金属表面施加的釉层称为珐琅,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唐三彩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是一种随葬品,即冥器。岳麓:陶器为人类共有,瓷器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⑵制瓷业:①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商代的白陶,因胎与釉结合不牢,被视为原始瓷器。②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③南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北朝)。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制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百度百科认为,成熟的白瓷出现于隋代。白瓷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烧制而成,釉料中没有或只有极微量的呈色剂。青瓷是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胎色较重(胎色较重的黑瓷,唐朝著名的秘色瓷都是青瓷。白瓷釉色洁白匀净,胎色较淡。青瓷早于白瓷出现,因为要烧出纯色白瓷,必须掌握一定的除铁技术(上等白瓷的胎和釉中的含铁量必须控制在1%以下),而古代技术有限,只能就地取材,利用当地含铁量在1~3%左右的瓷土,就首先烧成青色或青绿色的青瓷。江南地区山清水秀,形成人们尚青的审美情趣。北方人民长期生活在白雪皑皑的自然环境下,多追求以白色为美的旨趣。这也许是为什么中国早期白瓷出现在北方,而不是出现在窑业历史悠久、制瓷业颇为发达的南方的原因之一。]④隋唐时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唐代起,中国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路)大量输往国外,中国被称为瓷器大国。唐宋以来的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人教:唐朝还出现了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⑤元代:a烧出成熟的青花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是釉下彩的一种。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鼎峰);b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结束了漫长的“南青北白”的一统局面,瓷苑开始绚丽多姿。⑥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又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珐琅彩。彩瓷超卓而被世人公认者有三个时期:元、早明、清初。彩瓷又称彩绘瓷,是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主要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类: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炼的彩瓷叫釉下彩;釉下彩始于唐,称唐青花。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再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始于明清,同时也是彩瓷发展的盛期。
(大象:彩瓷包括斗彩、五彩、珐琅彩和粉彩等。斗彩一般认为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在白色瓷胎上先用青色料绘出花纹图案的主要轮廓和主要部分,刷上透明的釉经高温烧制成釉下青花瓷器,然后再在青料轮廓内填入不同颜色的颜料,然后经低温烧制而成。釉下青花和釉上其他色彩争奇斗艳。五彩也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但青色不再是画面的主要色彩。珐琅彩是用进口的一种玻璃质料珐琅画在瓷胎上烧制而成。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将部分彩绘画面用玻璃白粉打底,再用没骨画法渲染,经低温烧制而成,颜色更多也更柔和。珐琅彩和粉彩始创于清康熙晚期,雍正年间达到顶峰。)
(演变:青瓷—白瓷—青花瓷—彩瓷。珐琅彩是彩瓷的一种。)
3.冶金业
⑴冶铜业:①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已掌握冶铜技术。多是小件工具或生活用具,而不是生产工具。②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夏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生产数量大,品种多,价值高;青铜铸造是商周时期的主要手工业部门,所以夏商周时期被称作“青铜时代”。③春秋至秦汉,青铜铸造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
[岳麓:从二里头文化(原始社会后期)开始,我国进入青铜时代。补:青铜是铜和锡(或铅)合金。各地区的青铜时代开始时期不一,希腊、埃及始于公元前3 000年以前,中国始于公元前1 800年。中国的青铜时代大体上相当于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青铜出现后,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齐,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青铜镶嵌工艺是在青铜器物上镶嵌各种不同的物件作为装饰纹样。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正式将“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
⑵冶铁业:①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人民:现在已知的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大象:人工冶铁技术在西周晚期已发明;春秋时期,已能冶炼生铁。)(岳麓:春秋时期,人民发明了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旧人教: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多年。)(教参:春秋战国之际进入铁器时代,铸铁件大量用于制作农具、手工工具等。)②战国时代,已掌握淬火和炼钢技术(块炼渗碳钢)。(注:淬火是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一般含碳量小于0.02%的叫熟铁或纯铁,含量在0.02-2.11%的叫钢,含量在2.11-6.69%的叫生铁或铸铁。)③西汉早期:发明炒钢技术,是世界上最早的。(注:炒钢法,把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利用鼓风或撒入精矿粉等方法,把含碳量降低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因在冶炼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而得名。)④南北朝时:百炼钢技术成熟,发明灌钢法。百炼钢是将炒钢经反复加热锻打排除杂质而制成的钢。(注:灌钢法又叫团钢法或生熟法,将生铁和熟铁一起加热,让先熔化的生铁液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熟铁渗碳和生铁脱碳而成为钢。由于是让生铁和熟铁“宿”在一起,所以炼出的钢被称为“宿铁”。)⑤鼓风:西汉时期,供风形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竖炉冶铁由起初的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后又演进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⑥燃料:春秋战国,用木炭作燃料。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来冶铁(有地地方说是西汉);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人民:有了明确的记载)。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焦炭冶铁的国家。(注:焦炭是煤炭经过高温干馏成焦炭的煤。)⑦影响: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于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注:水排:东汉建武七年(31年),杜诗创造的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早于欧洲一千多年。其原动力为水力,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圆周运动转变为连杆的直线往复运动。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一座炉子用好几个皮囊,排成一排,叫“排囊”。 《后汉书·杜诗传》“建武七年,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见功多,百姓便之。”]
三、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古代的手工业除纺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外,还有造纸业、造船业、制漆业、制盐业、酿酒业等,工业部门是逐步增加的。任何一个工业部门,从创立开始,其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生产单位内部的劳动分工,都是渐趋细密的。
2.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其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农业的附属地位。
3.多种经营形态(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并存,互为补充。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春秋战国以后,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代前期以前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受官府压制与盘剥,经营艰难,但比重日益增大,到明朝中叶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
4.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就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5.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起初在北方,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变迁。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6.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经营的方式来看,私营手工业经历了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的转变。明朝中后期在某些部门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
7.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地优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欧非。
四、手工业著作
1.战国时期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2.明朝后期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朝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商业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与市的变迁
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
1.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
2.到了夏代,社会上游离出一部分专门从事物品交换的人。(岳麓: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
3.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人教)。产生职业商人和人造货币(岳麓)。(观点:“商人”的叫法,是在周武王灭商以后,商朝遗民地位低下,为了维持生计,只好从事商品买卖。)
4.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商业由官府垄断(岳麓、大象)。
[百度百科: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工商食官”按三国时韦昭解释是:“工,百工;商,官贾也。《周礼》曰府藏皆有贾人,以知物价。食官,官禀之。”网上也有人解释为:工商食官,即工商食于官,就是手工业者、商人靠着官来吃饭。靠谁吃饭就要被谁桎梏。工商食官制至战国时期彻底终结,但其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一直存在。《国语·晋语》:“公食供,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5.春秋战国时期:
⑴市的发展: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人民)
⑵商业的发展: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私营商业的兴起(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成为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如弦高、子贡、陶朱公范蠡、吕不韦等)。金属铸币大量出现(岳麓、大象)。(岳麓)早期商业的发展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但商业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兴起。
6.秦汉:初步发展
⑴原因: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②统一局面的形成。③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④西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⑤汉文帝一度将抑商政策改为宽商政策。
⑵市的发展:①在县治以上的城市,特定位置一般都有集中贸易的市,与居民所住的“里”“坊”是严格分开(城市首先是政治中心)。②汉代在边境关隘还设有关市,亦称胡市,从事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贸易;驻军之处有时也立军市。③在小县、县以下的邑和农村中,没有垣墙楼屋的定期集市比战国时期增多。
⑶商业的发展:①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行曰商处曰贾”)。②对外贸易发展(商业突破了中国本土)。③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如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南阳)“五都”。(春秋战国时期的商品主要是各地的土特产,两汉时期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增多。从《史记·货殖列传》“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可以看出,全国性的市场尚未形成。)
[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今新疆和葱岭以西),目的是军事外交,结盟大月氏、乌孙对付匈奴。结果:虽未达成使命,但开通西域道路,促成中西文化交流,史称“凿空”,打通了与西方国家的交通与商务关系。路线:长安→敦煌→西域→大秦(罗马帝国)。]
⑷对商业的管理:①秦朝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必须明码标价;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钱器中,违者受罚。②汉官府设市令(长安)和市长对市进行管理;市周围有垣墙,市门按时开闭。(直到唐代,市的设立和废止都决定于朝廷的命令。所有的市都是朝廷设官管理的官市。)③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统一生产和销售。(汉初,盐铁由私人经营,国家设官征税。一些大商人由此垄断这些影响国计民生的行业,不但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决定将这些行业收归国家经营。汉王朝在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④王莽执政时曾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人民)。
⑸秦汉以来,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人教)。原因: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赋税沉重;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
7.南北朝:发展相对缓慢
⑴原因:社会动荡不安。(由于种族文化的歧异及人为的新仇旧怨,造成族群间的残酷杀戮与破坏,中原地区战乱不断。)
⑵表现: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减小,以物易物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
⑶市的发展: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并设“草市尉”进行管理。
(注:草市出现的时间,不同版本的教材表述不一,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汉代说、魏晋说、东晋说、唐代说。有论者称,“草市尉”至迟在东晋业已存在。)
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
8.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⑴商业发展的原因: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②大运河的开凿,交通发达。③对外政策开放。④国家统一。
(隋朝大运河开通后,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它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便利了南北交通,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促进了沿线一些新兴商业城市的发展;它使南北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密切而愈趋稳固,从而加强了全国的统一。当然,大运河的开凿在当时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⑵市的发展:①都市商业大量出现。唐代长安城内有东、西二市,市内规划整齐,同类商店集中在一起,称为“行”。②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③夜市广泛出现,突破了市场集散的时间限制(人民)。
⑶商业的发展:①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②对外贸易发展。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广州成为对外贸易港口,设市舶司管理外贸;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安史之乱后转移到东南海道。③水陆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人民)。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最早的银行雏形,是由供客商堆货﹑寓居的邸店衍生出来的。飞钱又称“便换”,出现于唐代中期,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⑷对商业的管理:与汉代一样,市的设立与废止都决定于朝廷,所有的市都是朝廷设官管理的官市,市与坊仍然分开,交易时间受限制(《唐六典》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铮三百声,而众以散。”)。政府在广州设市舶司(官职为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注:从“应然”状态看,唐朝政府对“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并未取消;但从“实然”情况看,从唐代中后期起,坊市分立制度有所松动,交易时空有所突破。商业开始越出两市渗入坊间,如长安城的中宣坊、延寿坊都相继设店肆。晚唐更出现了夜市,打破了宵禁的规定;五代时,临街设铺已无法禁止。到了北宋,坊市分区的封闭格局被彻底打破,民居与商业区融合为一体。]
9.两宋商业空前繁荣
⑴原因:①国家走向统一,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③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④一定程度上的租税货币化(如王安石变法“以钱代役”)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
⑵市的发展:①商业突破了汉唐时期“市”“坊”严格分开和日中为市的限制,“市”不再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店铺可随处开设,分散在街巷形成街市(住户和商店可以朝着大街开门);时间早晚都可经营,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夜市直至三更尽,纔五更又复开张”)。②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草市已经具备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岳麓、人民:城郭和乡村被允许置市贸易。)③(百科)宋在与辽夏金相邻的边境地区设置榷场,进行双边贸易。
⑶商业的发展:①北宋时,四川益州(今成都)的富商开始发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②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源。③汴京城内,随处都是商铺、邸店、酒楼、食店,还有许多勾栏瓦肆等娱乐场所(大象)。④商家更加注重包装、广告和品牌效应(岳麓)。开始使用“商标”以加强对质量的保证。⑤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人民)。⑥与文化有关的商品增加(如勾栏瓦肆,风俗年画)。
⑷对商业的管理: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
⑸北宋前后城市功能的变化:北宋之前,绝大多数城市是因为属于政治中心而发展起来,政治、军事意义更大,经济意义居从属地位。北宋之后城市的经济意义逐渐增大,明清时期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四大商业名镇。两宋时期,“纯商业”的城镇就开始出现。“纯商业”市镇多居江南)。(镇在宋代以前仅是军事据点,北宋时逐渐向农村经济中心地演变。)
(注:有人从广义的角度考察宋代文化与前代的不同:从生产关系的变化看,宋代是从庄园农奴制向封建租佃制的重大转折时期;从经济观念的演变看,宋代是商品经济观念发生转折的时期;从学术思想的变化看,宋代是从传注之学向义理之学的转变时期;从政治体制演变看,宋代是从“皇权—吏员”体制向“皇权—士大夫”体制转型的时期。)
10.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⑴原因:①国家统一。②疏通漕运(重新疏浚了大运河)。③开辟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抵达天津)。④遍设驿站,丝路繁荣。
⑵表现: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商业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11.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
⑴商业发展的原因:明朝一条鞭法和清朝地丁银制度,赋税征银,使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发展(岳麓)。从国外引进大量经济作物(补)。
⑵对商业的管理:明清时期,政府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而且关卡林立,限制民营商业的经营范围,从而阻碍了工商业发展。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⑶城镇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农副产品(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大量进入市场,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②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和会馆(供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场所)。(大象:徽商和晋商重视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经营之道反映了中国传统商业经营的最高水平)。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形成全国市场)。④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⑤清朝时出现票号(由晋商独占经营,类似于今天的银行)。
[注:徽商,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朝后期,徽商逐渐衰亡。晋商一般指指明清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貜(jué,武则天之父。李渊父子就是凭借太原军队和武氏财力始夺取政权的)。晋商成功的根源在于诚信(拜关公崇忠义)和团结乡人。晋商在清朝后期和民国时期衰落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商帮的进一步发展。晋商与徽商:①经营思想,晋商重钱不重官,“学而优则贾”(山西常氏家训);徽商重官不重钱,追逐财富只是手段,求功名做官才是归宿。②经营方式,晋商精打细算,以经营票号、高利贷为主;徽商崇尚文化与政治,亦儒亦商,与政治极力结缘。③经营地域,晋商主要通过“走西口”,以骆驼为主要运载工具,向晋北、内蒙古甚至白俄发展,徽商则主要在两淮、江浙或长江中下游,有时顺运河或海路北上京津。④人员组成:晋商以乡人为主,其用人“避亲用乡”;徽商一般聚族经商,大修宗祠,以通过宗族的尊卑长幼加强对族众的控制。⑤尊崇对象,晋商以关公之义在经商处建会馆以结帮;徽商尊朱僖制定的“家典”“族规”,把理学作为家族内行事和经商活动的准则⑥文化理念,晋商“学而优则商”,让家族中一二流子弟经商,三四流子弟参加科考;徽商好儒,喜欢文化,由儒而商,由商而官,官商互济。⑤婚姻家庭,晋商长期只身在外,一去数年,赚钱方归,晋商里有很多家明文规定不能在外取妾;徽商受移民风俗影响,往往举家外迁,随遇而安,多纳妻妾,及时行乐。等。关公,山西解州人;朱熹,原籍徽州婺源,现属江西。]
12.古代商业发展的条件:⑴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⑵农业、手工业发展。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⑷交通条件的改善,运输业的发展。⑸对外贸易的发展。⑹政府政策的影响等。
13.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趋势:⑴商业活动的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城市中开始有固定的区域,宋朝以后取消限制。⑵交易内容的变化:开始主要是土特产品、奢侈品,后平民所需要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也在市场中流通。⑶交易媒介的变化: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后来发展为金属货币,北宋时出现纸币交子。⑷商人组织的变化:最初商人组织是宗族亲缘组织,后发展为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⑸商品开始时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如向小生产者预购、定货、搞前店后厂,以至投资设厂等。)
二、古代大城市的繁荣
1.城市的功能:具有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的多种功能。(古代的城指城墙包围的地区,市指商品交换的场所。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2.古代城镇发展的特点:⑴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⑵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⑶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商业活动。⑷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形成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
3.主要朝代的重要城市(略。注意城市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而南移。)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仅见人教版)
1.正常的对外贸易
⑴西汉: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促进中外贸易发展。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再经过今天的新疆进入中亚和西亚。汉武帝之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交往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
⑵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官署名为市舶司),专管对外贸易。
(注:隋唐时期,一大批商业都市脱颖而出,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商业网。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明显具有从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趋势,东南地区的都市发展较快,而西北地区的城市渐趋衰落。这种趋势的出现,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外族入侵、东南交通的开发及海外贸易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⑶两宋: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①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路联系。②经济重心南移。③政府重视。宋朝军费和官俸开支浩大,“岁币”沉重,不得不想法开辟新财源。④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使远洋航行能力大大增强。⑤十字军东征、塞尔柱突厥人的兴起,迫使阿拉伯商人把贸易视线转移到东方,越来越多地出入我国沿海口岸。
(补: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有陆路和海路两个方向,汉唐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代为西夏、吐蕃所阻。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在东南沿海大力开拓海上贸易,西北陆上贸易的重要性不断衰落。宋代以前并未设立管理海上贸易的专门机构,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
⑷元朝: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港。
2.朝贡贸易
⑴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
⑵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⑶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政治上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以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3.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明朝“海禁”主要在明初和中后期。明太祖立下“不许寸板下海”的祖训,想巩固海防;明朝中后期“海禁”主要是因为红夷(荷兰)和倭奴(日本)入侵。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而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完全关闭国门,而是实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许广州一地对外贸易,并由特许的十三洋行进行。
四、货币的发展(仅见岳麓版,本部分有所扩充)
1.新时期晚期到夏:天然贝壳。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等充当过货币。贝类坚固耐磨、便于携带和计数,因而流通最广。
2.商周:出现骨贝、铜贝等人造币。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货币需求量增大,自然海贝无法满足需求。在商代晚期,出现青铜仿贝(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铜币的出现,标志着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转变。
3.春秋战国:诸侯各自造币,以青铜为主,也有黄金和白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剧,货币形状很多,如铲币(赵)、刀币(齐)、环钱(秦)、蚁鼻钱(楚)等。
4.秦到唐:统一币制。圆形方孔式的“秦半两”通行天下,汉代铸“五铢钱”(通行七百多年),唐高宗铸“开元通宝”(以后的货币的范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在全国的通行(大宗交易用黄金),结束了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的圆形方孔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刘邦建汉后,允许地方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汉武帝时,地方郡国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此后,历代铸币都由中央直接经管。五铢钱一直用到唐高祖时期,是中国古代使用最久的货币。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24铢为1两)。唐高祖李渊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指开创新纪元,“通宝”指通用宝货)。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标重量,我国古代货币由标明重量向抽象化、符号化的通宝、元宝、重宝演变。
5.北宋:铜、铁、金、银各色货币并存,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大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剧增,由于铜料紧缺,政府大量铸造铁钱。铁钱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便应运而生。宋真宗时,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宋仁宗时,政府垄断了“交子”的发行权。“交子”使用统一的纸张,有一定的形制,印有复杂的图案,并有防伪密记,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后期,由于钱荒和纸币的信用危机,白银作为货币使用的情况明显增加,为明代白银上升为主币奠定了基础。
6.元朝:以纸币为主币(由于通货膨胀,未发展为现代纸币)。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统一的纸币制度,发行“中统元宝钞”,元朝成为第一个以纸币为基本货币的朝代。但是,由于政府滥发没有储备金的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结果明清又恢复了金属货币(银子和铜钱)。(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中国进入现代纸币流通时期。)
7.明朝:明初禁用金银交易;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法定的货币。明初曾一度禁用金银交易,明英宗时解禁。清初沿袭明朝,以白银为主币。银块没有固定形状,称量使用。市面上流通的银块形状繁多,成色不一,换算起来十分不便。鸦片战争前后,外国银元陆续输入中国。由于洋银计枚核值,使用时不必称量,民间都乐于接受。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创办广东钱局,购进英国机器开始铸造名为“光绪元宝”的银元。中国进入机器铸币时代。
8.与货币有关的其他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劣币泛滥,出现了“重物轻币”现象。十六国期间的成汉铸行了中国最早的年号钱“汉兴”钱。年号钱形成制度是在宋代(始于宋太宗“太平通宝”),此后历朝帝王改元登基都要铸造新的年号钱。唐玄宗时出现银行的雏形“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唐宪宗时出现“飞钱”,是早期的汇兑业务。清朝时出现由晋商独占经营的票号,类似于今天的银行。
五、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课标要求,各版均不见)
1.商业起源早,并且在不断发展,商业功能日趋突出。
2.商业的发展依附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出现很早。
4.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5.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6.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
8.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形成商帮。
9.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10.商业活动不断打破时间和地点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步减少(宋朝是重要转折)。
11.商人由宗族亲缘组织向地缘(商帮、会馆)和业缘(行会)发展演变。
六、(附)一些重点问题分析的思维模式
1.农业发展的表现:工具发明与改进+耕种方法+生产经验积累+农作物种植和推广+开垦荒地、施肥+兴修水利+开发边疆+…
2.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的交流+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3.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手工业部门的扩展+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扩大+手工业制品的工艺水平提高+…
4.商业:商品种类+集市和城市+货币+对外贸易+…
5.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基本条件:资本+雇佣劳动力+生产技术+原料+市场+环境+…
第四讲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概念:重视发展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以农为“本”,商业为“末”。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2.开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⑴原因: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②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③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之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④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和商业开始兴起,人从事商业活动的增多,开始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商周时期,国家曾一度支持商业的发展)。⑤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⑤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⑵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根本目的。
3.“重农抑商”的表现
⑴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抑制土地兼并,兴修水利,恤贫救灾,减轻税收,禁止弃农经商,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等。
⑵“抑商”:①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堵其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②限制民营商业范围,重要行业实行官营专卖制度,不许商人染指,压制民营工商业的发展;③利用重税惩罚商人,不断加征商税,而且关卡林立;④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如西汉初年政府规定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直到唐代,西汉确立的商人另入市籍——商人的特殊户籍,一入市籍则不许为官依然继续实行);⑤明清时期禁止对外贸易。
(人民:西汉:①原因:西汉初年,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②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不许其子孙为官。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岳麓: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朝廷鼓励对外贸易以及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但明清又开始固守该政策。)
4.评价:
⑴积极作用: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⑵消极影响:①强化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②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③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⑶总体来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注:与“重农抑商”相对立的是黄宗羲提出的“工商皆本”,封建社会初期的重农抑商和晚期的工商皆本都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都有利于经济发展。)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注意: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而不是禁绝对外交往,只许广州一地对外进行有限的贸易(严禁硝磺、火药、铁器外销,限制丝绸、茶叶的出口量等),并由政府特许的公行(即十三行)进行。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2.表现(内容):明朝注重建立和维护“朝贡体制”,中国私商严禁出海贸易。朱元璋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清朝顺治年间颁布“禁海令”“迁海令”。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原因:
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中国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对商业贸易的依赖程度较小,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自我供给。
⑵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明朝中后期“海禁”主要是因为红夷(荷兰)和倭奴(日本)入侵。
(史学界认为,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平息的主因并不是戚继光抗倭的胜利,而是嘉靖帝解除了海禁,武装走私已无必要。戚继光抗倭胜利、明政府解除海禁和日本实现国家统一共同促成了倭寇消失。)
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此外,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交流,也是原因之一。
5.终结
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殖民者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一系列口岸,标志着闭关政策开始走向破产。
⑵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又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开放十一处口岸,准许外国人自由进入内地经商,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彻底
破产。
6.评价:
⑴积极作用:作为一种防御手段有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目的,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⑵消极作用:①闭关政策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②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限制了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妨碍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输入;③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④使中国脱离世界潮流,与西方差距越来越大,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诸国的重要原因。
三、资本主义萌芽
1.表现: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以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以手工工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岳麓)一些地方出现劳动力市场。
2.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主要特征:资本家与工人是雇佣关系,基本是一种纯经济关系,无人身依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授值”);雇佣劳动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满足市场需求。
4.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局限性:⑴只是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稀疏而又微弱;⑵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受“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整个生产始终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⑶在全国范围内,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不利因素:⑴市场因素:农民的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⑵资金因素: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地主商人把赚来的钱往往大量买房置地(“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⑶劳动力:国家重农抑商,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缺乏。⑷政策因素:重农抑工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设立关卡,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海禁、闭关政策。⑸封建行会垄历史Ⅱ 经济成长历程
课程标准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⑴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⑵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⑶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⑷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一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早期农业的产生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
1.农业经济起源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⑴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早在七八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
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主(基本上是南稻北粟的格局),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粟,sù,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古代也泛称谷类。关于“五谷”,所指不一。《周礼·天官》:“以五味、五穀(谷)、五药养其病。” 郑玄注:“五穀,麻、黍、稷、麦、豆也。”《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赵歧注:“五穀谓稻、黍、稷、麦、菽也。”《楚辞·大招》:“五穀六仞。”王逸注:“五穀,稻、稷、麦、豆、麻也。”《素问·藏气法时论》:“五穀为养。”王冰注:“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苏悉地羯啰经》卷中:“五穀谓大麦、小麦、稻穀、大豆、胡麻。”后以五谷为谷物的通称,不一定限于五种。]
2.农业的地位: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果,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附:在夏王朝之前,中华大地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尽管这些古帝是由神话传说构成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个古史系统反映了我们祖先创造历史的轨迹,是我国从蒙昧时期进人文明时代的缩影。三皇五帝时代处于我国的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进行生产劳动。原始农业进人锄耕阶段,北粟南稻,产量有很大提高,经济作物品种增多,饲养牲畜的品种和数量都较以前明显增加。手工业技术也有了提高,制陶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从大约五千年前开始,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一些氏族、部落先后从母系氏族进入到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表明原始社会已经处于解体阶段。)
二、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
1.刀耕火种(火耕):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用木制的耒耜、石斧、石锛除草;火种:焚烧杂草,形成木灰肥,就地挖坑下种。土地耕种一两年后,地力下降,只能撂荒,另寻新地,人们经常迁徙。这种方式也严重破坏环境。
(注:耒,lěi,是削尖的木棒,后发展为双尖的木叉;耜,sì,形状像现在的铲和锹,不开叉。耒耜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效率。)
2.锄耕:⑴七八千年前耒耜的使用,标志我国农业进入了石器锄耕(或称耜耕)阶段。⑵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并不普遍;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诗经》描述“千藕其耕”(集体耕作)。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⑶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人们开始走向定居。
3.铁犁牛耕: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⑴春秋战国出现:牛耕的出现是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岳麓)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石骨农具。
(附:关于中国历史上何时开始使用铁农具,学界存在争论。但在春秋时期,铁器的制造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从考古资料来看,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还不是很普遍;战国时期,冶铁业发展迅速,铁农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了。有资料说,我国用铁始于商代。个中说法都有待新的考古资料来证明。)
⑵两汉时期改进和普及:西汉赵过推行过耦犁;后来(岳麓:西汉中期)出现可以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东汉时出现较为轻便的一牛挽犁。
[注:赵过,汉武帝时(前140~前87年)人。曾提倡代田法,发明播种工具三脚耧车,推广耦犁。《汉书·食货志》载:“赵过用耦犁,二牛三人。”史学界、农学界对“耦犁”莫衷一是。范文澜在《中国通史》说耦犁是“用二牛挽二犁,二人各执一犁,一人牵引二牛,共二牛三人。”不过,也有人认为耦犁是两牛三人一犁;至于是两人牵牛还是一人牵牛一人压辕又有分歧。东汉末年崔窟《政论》记载的辽东耕犁“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从西汉晚期起,二牛三人的耕作方法逐渐为一人二牛的方法取代。人民版把二牛抬杠称为耦犁,值得商榷。]
⑶唐代完善:出现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以调节耕土的深浅。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一直被后世沿用。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耕作技术始终停留在铁犁牛耕的状态。
(注:曲辕犁因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地区,又名江东犁。曲辕犁增加了犁评和犁箭,可调节犁铧入土的深浅。曲辕犁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三、耕作技术的进步(人民版未讲)
1.耕作方法:春秋时期的垄作法、西汉时的代田法等。
⑴垄作法就是把田地开成一条条的垄和沟(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把庄稼种在垄上。其优点:垄台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防涝和抗旱;利于集中施肥,等。(注:最早出现的抗旱耕作法可能是畎亩法。畎,quǎn,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西汉时的代田法将“上田弃亩”的抗旱原理发扬光大。)
⑵代田法:西汉赵过推行的耕作方法,是垄作法的发展。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用力少而得谷多”。
2.耕作技术: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了播种机械——耧车。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直到今天,我国基本上都是沿用这一耕作技术。
(注:耕耙耱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精耕细作技术,在北方是耕耙耱,在南方是耕耙技术。耕是指犁地翻土,耙是指将犁后土地的土块耙碎,耱是将土地表层碾磨成粉末。“耱”也作“耢”、“摩”、“盖”。耢一般没有齿,用柳条或树枝等编成,驾驶者通常站在或坐在耢上;作动词用,意为用耢平整土地。)
3.耕作制度:两汉时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附: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
四、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岳麓版用一节课来讲)
1.氏族公社所有制
⑴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集体所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国家出现,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
2.井田制
⑴性质: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附:岳麓版并未出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意识形态概念,本处从旧说。)
⑵特点:①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归国王所有。②国王将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能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③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④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岳麓)井田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私田收获属农民,并须缴纳十亩田的生产为田租;公田由得到私田的村社成员集体耕种,收获物全部归贵族(以劳役代替地租。中国古代租税的演变:劳役—实物—货币)。(《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⑶井田制瓦解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各国为奖励功勋而赐田;贵族间转让或劫夺土地)。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⑷(岳麓)表现:大量公田被抛荒,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⑸井田制瓦解的过程:随着土地私有现象的日益普遍,各诸侯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税制改革(岳麓)。公元前594年,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鲁国“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租税制度(劳役地租逐渐为实物地租所取代)更加速了井田制的崩溃。
(注:“初税亩”是中国税制史上田租和田税分离的开始。从此,贵族所有的田地都要按照面积向国君交税,其结果使贵族土地的私有权更加牢固,农民自耕的小土地所有权也逐渐得到保障。)
⑹结果:贵贱分明→贫富悬殊;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繁荣进步。
[附:井田制之有无,古今争辩已久:⑴反对:战国前并没有记载,西周铜器的铭文也没有发现;孟子为了鼓吹仁政所提杜撰的,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由于实际地形地貌的千差万别,这种制度不可能得到严格的实施。⑵赞成:战国时代去西周已远,井田制废弃已久,但仍保留了共同的记忆;《史记》记载商鞅在秦国变法,曾“废井田,开阡陌”,可见井田制度到战国时代仍残存着。⑶应确有其事:先秦文献记载可资证明:《周礼》《周易》《孟子》《司马法》《春秋.榖梁传》等,都有井田的记载;甲骨文中有些田字成井字形,可能在殷商时代已有井田式的农地画分;(3)井字又引申为“有条理”,表示井田制度并非少数人的理想,是长期实施后约定俗成的引申义。]
3.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⑴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①在春秋时期土地关系变革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②其中,最典型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岳麓:“改帝王之制,废井田,民得买卖。”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商鞅还实行“以军功行田宅”制度,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地主所有者。)③各诸侯国通过变法,中央集权制度和土地私有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
⑵特点:土地私有,可以买卖和转让;地主和自耕农名下的土地是国家田赋收入的主要来源(岳麓:在中国古代,地主和自耕农都是国家的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直接提供者)。
⑶土地兼并:①原因: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加上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②影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导致租佃关系出现并日趋普遍化,引起阶级矛盾激化和农民起义。(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⑷抑制土地兼并:①目的: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增加政府收入,巩固统治。②措施: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等。③结果:起到了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的兼并。
(补:安史之乱以后,土地所有制和赋税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包括均田制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国家土地所有制日趋衰落,土地私有制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度。岳麓:宋朝政府顺应土地私有的历史趋势,鼓励和支持土地的私人占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不抑兼并”,对土地兼并基本采取了放任的态度。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通过买卖广占田宅的现象更加普遍。)
⑸(岳麓)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地主与土佃户之间形成契约关系。租佃关系在战国就产生了,大约在两晋隋唐时期逐步发展起来;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地租以实物为主,分成租(按比例提成)和定额租(租额固定,地主不干预生产),分成租较为流行,定额租多见于租佃官田或官僚地主田产。无力租田者沦为雇工,“计岁受值”者是长工,“计时受值”者为短工。租佃关系下,佃户有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法律地位有显著的提高。
⑹(岳麓)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专制王朝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为了生存,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把部分劳动成果作为地租交给地主。
4.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⑴王莽时期实行的王田制:把民间的田地更名为“王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从形式上看与井田制相似,但本质上属于地主土地所有制。目的在于托古改制,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并招致豪强地主阶级的反对而失败。(注: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王莽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起义,新朝遂告灭亡。)
⑵曹魏时期实行的屯田制: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西汉、东汉、曹魏、金朝、元朝、明初、清初都实行过屯田。
⑶北魏到唐朝前期,曾经推行均田制。在长期战乱之后,大批人民死丧逃亡,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以恢复生产,保证赋税来源,北魏到唐朝前期的几代政府曾颁布均田制。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均田制的推行是以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为前提的,并没有取消土地私有制,更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国家兵役、徭役的征发和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佃农,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五、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岳麓讲得较详细)
1.春秋时期:淮河流域有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
(附:芍陂,quèbēi,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寿县南,又称安丰塘。春秋末年吴国在长江、淮河间开凿了邗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兴建的运河。隋朝、元朝的大运河均借用了邗沟。邗音hán。)
2.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工程,使关中地区成为千里沃野。魏文侯时,西门豹引漳水灌邺。
[注:⑴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于前256~前215年主持修建,是世界迄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外江,外江是主流,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向灌溉区。飞沙堰在鱼嘴和宝瓶口之间,是内江分洪减淤工程,洪水时内江水从堰顶溢入外江。宝瓶口是引水通道,与飞沙堰配合运用 ,控制内江灌溉流量 。⑵韩桓惠公为达到“疲秦”(耗竭秦国实力)的目的,公元前237年,特派水工郑国赴秦兴修水利,妄图利用这种浩大工程来消耗秦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结果反而极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阴谋败露,秦王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国在水利技术上需要郑国,全渠得以完工。]
3.秦朝: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修造的目的在于征服岭南的战争需要。(灵渠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注:灵渠是沟通湘江(长江水系)和漓江(珠江水系)的古代运河。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统一六国后,为进军岭南,责成监郡史禄主持开凿。灵渠保证了秦军南征粮食和物资供应,为统一中国和开发岭南起了重要作用。]
4.汉代: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为主,著名的工程如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建天然陂池为主;西北农民创造“井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叫坎儿井)。东汉王景主持治理黄河,史称“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注:王景(约30~85年),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王景筑堤后的黄河经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决溢也为数不多。]
5.隋唐时期: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以此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邗沟为春秋末期吴王夫差所修);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工程,各地兴修的水利超过六朝的总和。
6.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
7.元朝: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
(古代水利工程的作用:农田灌溉,治理水患,解决交通运输困难等。)
六、(附)灌溉工具
1.曹魏时的翻车
翻车又称龙骨水车,由木板制成长槽,槽中放置数十块与木槽等宽的刮水板。刮水板按一定角度装在链条上,与车身两壁构成槽形,车身斜置水边,下部轮轴没入水中。驱动上部轮轴带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顶端将水送出。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驱动,循环汲水。翻车最初用于给道路洒水压尘。《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掖庭令毕岚“作翻车,……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曹魏时期马钧改进了翻车,使其轻灵巧便,并将翻车用于农业灌溉。《三国志·魏书·杜夔传》裴松之注:“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儿童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
2.唐朝时的筒车
筒车,又称“水轮”,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的取水灌溉工具。制一大型立轮,放置在水流很急的水边,大轮上半部高出堤岸,下半部浸在水里,可随水流自由转动。轮周斜系若干竹筒,大轮受急流冲击转动,竹筒中的水转过轮顶时,筒口向下倾斜,水恰好倒入岸旁的水槽并流向田间。筒车至迟在隋唐时期开始用于灌溉,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南宋张孝祥《题能仁院壁诗》中大赞其曰:“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就盛赞水车对农事帮助之大。
3.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4.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风力水车是利用风车带动水车提水的一种工具。明清出现厂风力水车的记载。风力水车的动力装置是风帆,工作机的构造与龙骨水车相同。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这类提水机械用于太湖流域排水,有风就转且可经常工作。清代长芦利用风力水车提取海水制盐,一具风帆可带动两部水车。
七、农学著作(存目,见必修三第二章)
八、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人民)
1.概念: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赋税主要是田亩税,有时还包括人头税和资产税。役,亦称徭役,即在统治强制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注: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主要是修建大型土木工程,如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国防工程、城市建设等公共工程,也包括为满足统治者奢侈消费需要而组织的宫室工程、陵墓工程等。)
2.中国古代重要的赋税制度(依据旧人教整理,散见于新课标教材的多处)
⑴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⑵编户制度:是汉代对百姓的一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比较完备的赋税制度。被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他们依据人口和资产向国家承担人口税、田租、徭役和兵役,国家对他们控制十分严格。
⑶租调制: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即土地税,征粮)和调(即户税,征布帛),还要服兵役和徭役。[百度百科:曹操进驻冀州后颁行租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每亩土地征收田租谷四升,每户征收户调绢二匹、绵二斤。户调取代汉代沉重的人头税,对农民有好处,也有利于大族豪强庇荫佃客。北魏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⑷租庸调制: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役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唐朝在隋的基础上实行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制度,“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这样,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⑸两税法:天宝年间(唐玄宗年号),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实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它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正式废除。
⑹一条鞭法: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⑺“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康熙时进行局部试点,规定以1712年为界,今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雍正时期,在全国推行,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赋税,地丁银制度正式实行。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头税,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当时国家的发展。
⑻认识:我国的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相适应,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我国赋税制度的变化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以人丁为主逐渐变为以土地为主,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一是纳税物品由实物和力役为主逐渐变为货币地租,说明我国商品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沿革的特点: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⑤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明末清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历代赋税改革虽短期内减轻了农民负担,但随后又增长到比改革进行前更高的水平,这一定律后被学者总结命名为“黄宗羲定律”。)
九、小农经济(人教)
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岳麓: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自耕农经济,或称个体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时期。)
2.形成原因:⑴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⑵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者有能力进行独立的生产活动。⑶政府为保证财源,多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3.特点:⑴自给自足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⑵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⑶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与合作。⑷脆弱性: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苛政、土地兼并等)的能力差。⑸落后性:生产工具简单,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4.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中国专制集权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阶级基础,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5.评价: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精耕细作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中国繁荣的农耕文明。⑵但同时其狭小的生产规模,阻碍了扩大再生产和技术的进步,不利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和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到明清时期,日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⑶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最终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6.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⑴有利发展条件: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⑵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小农经济随着王朝更替不断轮回。
十、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
3.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分散经营为主,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4.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5.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6.(岳麓)以种植为主,家畜饲养为辅。(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指:猪马牛羊鸡狗。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7.(岳麓)区域经济的多元互补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空间分布的重要特征。
8.(人教)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十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一般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保障农时、奖励耕织、抑制土地兼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5.外来移民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6.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间相互学习交流;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等。
十二、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
赋税繁重,徭役沉重,土地兼并等。
十三、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岳麓版讲一节,其他版本未涉及,下文依据岳麓及人教旧版总结)
阶段特征 |
南移的表现 |
南移的原因 |
基础条件 |
春秋战国时期,楚、吴、越等对江南有所开发。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
①随着南方人口增加,开荒增多,土地逐渐熟化;②气候日益适宜农业生产(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恰与三个寒冷期基本吻合) |
东晋南朝: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
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很多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两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
①北方战乱,经济破坏严重;②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③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④统治者推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⑤南方自然地理条件优越(而北方气候逐渐变冷) |
隋唐五代:开始并逐渐南移 |
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至唐朝后期,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扬州的经济地位超过长安和洛阳。安史之乱以后,形成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
①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且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冲击中原农耕区;②隋朝大运河开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③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
两宋:最终完成 |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农业已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两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 |
①北方战火蔓延,自然灾害频仍,农田水利失修,经济日见衰败;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④南方除农业外,纺织业发达,商业繁荣 |
明清:地位巩固 |
江南出现许多重要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
①统治者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正确措施;②科技的发展,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③宋元时期奠定的基础 |
特征 |
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据或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
第二讲 中国古代手工业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1.手工业的发展演变
⑴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⑵夏商周时期:手工业发展,但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商周时期,设置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工官,组织手工业生产。
⑶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并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
⑷明朝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古代手工业由官营为主到私营为主变化的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获得;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2.官营手工业
⑴概念:官营,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所谓官营手工业,指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⑵演变过程:①西周:设工官管理,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垄断经营。②春秋战国:垄断地位被打破,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③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冶铜、铸钱等高利润行业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④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服役的制度;中唐以后,役匠逐渐减少,雇匠增多。⑤宋代:雇匠居多,实行薪酬制。⑥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世代相袭。⑦明朝中期以后:实行“班匠银”(输钱代役)代替“匠役制”。⑧演变趋势:垄断地位—三家并存—日渐萎缩。
⑶特点:①技术水平高(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工艺水平高),代表着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②历史地位:从商周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③产品及流通方式:主要生产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产品由官府统一调拨,不进入市场(除盐、铁等生活必需品)。④经营方式:集中的大作坊,官府统一经营管理,生产不计成本。
[人民: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已有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元代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必须世代相袭,承担制定的工役。明代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顺治二年(1645)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份。]
⑷优势:①优势: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细密分工和协作。②工匠集中、管理严格,利于技艺水平提高。
⑸弊端:①官府提供原料,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②大多采取强制劳动手段,不能调动工匠的积极性。③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④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也容易失传。
4.私营手工业(大象称为民营,人教把民营和家庭手工业统称为民间手工业)
⑴产生和发展:①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原因: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变革)。②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隋唐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两宋后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尽管受到官府的压制和盘剥,仍在曲折中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成份。③明朝中叶以后,在制瓷、纺织、矿冶等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④明朝中后期,在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⑵特点:①民间私人经营,有较大的主动性。②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③产品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在市场流通。④劳动者有较多人身自由,有一定报酬,劳动兴趣比较高。⑤民营手工业中既有个体经营的小手工业,也有可以匹敌官营的大手工业。
⑶经营方式的变化:唐代以前,以农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组织生产。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繁荣,私营手工业的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以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以手工工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4.家庭手工业
⑴产生:家庭手工业随着小农经济的形成而出现,它与农耕相结合,以纺织为主,是农户的副业。
⑵产品: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进入市场,但数量很少。
⑶影响: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附: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的差异:①生产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由专门的官办皇家工场生产,而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②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民间用品一般是老百姓日常使用;③管理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由私人或家庭经营;④工艺水平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水平是全国最高的,而民间用品则没有那么高的水平;⑤生产者的身份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者几乎没有人身自由,而且服务范围只限于宫廷,技术发明不能服务于社会,而民间用品的生产者则不受人身限制,技术的发明直接服务于社会;⑥价值不同:宫廷工艺品造价昂贵,而民间用品则价格低廉。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享誉海内外的原因:①中国古代手工业品是日用品和艺术品的完美结合,应用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②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手工业产品向海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品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经营形态 |
管理方式 |
产品 |
流通方式 |
官营手工业 |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
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
不在市场流通 |
民营手工业 |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
民间消费品 |
在市场流通 |
家庭手工业 |
农户的副业 |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
剩余部分出售 |
二、主要部门和发展概况
1.纺织业
⑴丝织业:①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中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人民:在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最初的纺织原料是葛和麻。)(岳麓:麻纺织业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就已经产生。直到明朝中期,麻布一直是老百姓的主要衣料。)②商朝:已有织机,还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官员。③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已经相当重要。④西汉:提花机完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希腊史学家谈到塞里斯人,指的就是中国人,Seres来源是“丝”,即丝国之意。)⑤唐代: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丝织业重心南移。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作坊兴起。⑥宋代: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⑦明清:官府在苏杭等地设制造局。
⑵棉纺织业:①宋末元初,棉花种植由边疆迅速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②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发明新式纺车(脚踏三锭纺车),极大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③明代后期,棉布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注:棉纺织技术作为一个新兴部门得到了迅速的推广的原因: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很难在民间推广;而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社会需求量大;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的推广,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棉花加工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取代麻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的时间,有南宋、元朝、明代后期等不同说法。)
2.陶瓷
⑴制陶业:①新时期时代,开始烧制陶器,有彩陶、黑陶和白陶,彩陶已表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②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早期的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原始青瓷。③在瓷器技术成熟以后,某些釉陶并没有消失,如唐三彩曾盛行一时。唐三彩为后来的彩瓷开辟了道路。(釉是涂在瓷器、陶器表面使其显出光彩并起保护作用的玻璃质薄层,一般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在金属表面施加的釉层称为珐琅,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唐三彩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是一种随葬品,即冥器。岳麓:陶器为人类共有,瓷器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⑵制瓷业:①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商代的白陶,因胎与釉结合不牢,被视为原始瓷器。②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③南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北朝)。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制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百度百科认为,成熟的白瓷出现于隋代。白瓷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烧制而成,釉料中没有或只有极微量的呈色剂。青瓷是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胎色较重(胎色较重的黑瓷,唐朝著名的秘色瓷都是青瓷。白瓷釉色洁白匀净,胎色较淡。青瓷早于白瓷出现,因为要烧出纯色白瓷,必须掌握一定的除铁技术(上等白瓷的胎和釉中的含铁量必须控制在1%以下),而古代技术有限,只能就地取材,利用当地含铁量在1~3%左右的瓷土,就首先烧成青色或青绿色的青瓷。江南地区山清水秀,形成人们尚青的审美情趣。北方人民长期生活在白雪皑皑的自然环境下,多追求以白色为美的旨趣。这也许是为什么中国早期白瓷出现在北方,而不是出现在窑业历史悠久、制瓷业颇为发达的南方的原因之一。]④隋唐时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唐代起,中国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路)大量输往国外,中国被称为瓷器大国。唐宋以来的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人教:唐朝还出现了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⑤元代:a烧出成熟的青花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是釉下彩的一种。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鼎峰);b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结束了漫长的“南青北白”的一统局面,瓷苑开始绚丽多姿。⑥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又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珐琅彩。彩瓷超卓而被世人公认者有三个时期:元、早明、清初。彩瓷又称彩绘瓷,是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主要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类: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炼的彩瓷叫釉下彩;釉下彩始于唐,称唐青花。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再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始于明清,同时也是彩瓷发展的盛期。
(大象:彩瓷包括斗彩、五彩、珐琅彩和粉彩等。斗彩一般认为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在白色瓷胎上先用青色料绘出花纹图案的主要轮廓和主要部分,刷上透明的釉经高温烧制成釉下青花瓷器,然后再在青料轮廓内填入不同颜色的颜料,然后经低温烧制而成。釉下青花和釉上其他色彩争奇斗艳。五彩也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但青色不再是画面的主要色彩。珐琅彩是用进口的一种玻璃质料珐琅画在瓷胎上烧制而成。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将部分彩绘画面用玻璃白粉打底,再用没骨画法渲染,经低温烧制而成,颜色更多也更柔和。珐琅彩和粉彩始创于清康熙晚期,雍正年间达到顶峰。)
(演变:青瓷—白瓷—青花瓷—彩瓷。珐琅彩是彩瓷的一种。)
3.冶金业
⑴冶铜业:①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已掌握冶铜技术。多是小件工具或生活用具,而不是生产工具。②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夏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生产数量大,品种多,价值高;青铜铸造是商周时期的主要手工业部门,所以夏商周时期被称作“青铜时代”。③春秋至秦汉,青铜铸造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
[岳麓:从二里头文化(原始社会后期)开始,我国进入青铜时代。补:青铜是铜和锡(或铅)合金。各地区的青铜时代开始时期不一,希腊、埃及始于公元前3 000年以前,中国始于公元前1 800年。中国的青铜时代大体上相当于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青铜出现后,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齐,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青铜镶嵌工艺是在青铜器物上镶嵌各种不同的物件作为装饰纹样。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正式将“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
⑵冶铁业:①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人民:现在已知的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大象:人工冶铁技术在西周晚期已发明;春秋时期,已能冶炼生铁。)(岳麓:春秋时期,人民发明了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旧人教: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多年。)(教参:春秋战国之际进入铁器时代,铸铁件大量用于制作农具、手工工具等。)②战国时代,已掌握淬火和炼钢技术(块炼渗碳钢)。(注:淬火是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一般含碳量小于0.02%的叫熟铁或纯铁,含量在0.02-2.11%的叫钢,含量在2.11-6.69%的叫生铁或铸铁。)③西汉早期:发明炒钢技术,是世界上最早的。(注:炒钢法,把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利用鼓风或撒入精矿粉等方法,把含碳量降低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因在冶炼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而得名。)④南北朝时:百炼钢技术成熟,发明灌钢法。百炼钢是将炒钢经反复加热锻打排除杂质而制成的钢。(注:灌钢法又叫团钢法或生熟法,将生铁和熟铁一起加热,让先熔化的生铁液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熟铁渗碳和生铁脱碳而成为钢。由于是让生铁和熟铁“宿”在一起,所以炼出的钢被称为“宿铁”。)⑤鼓风:西汉时期,供风形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竖炉冶铁由起初的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后又演进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⑥燃料:春秋战国,用木炭作燃料。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来冶铁(有地地方说是西汉);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人民:有了明确的记载)。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焦炭冶铁的国家。(注:焦炭是煤炭经过高温干馏成焦炭的煤。)⑦影响: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于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注:水排:东汉建武七年(31年),杜诗创造的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早于欧洲一千多年。其原动力为水力,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圆周运动转变为连杆的直线往复运动。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一座炉子用好几个皮囊,排成一排,叫“排囊”。 《后汉书·杜诗传》“建武七年,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见功多,百姓便之。”]
三、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古代的手工业除纺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外,还有造纸业、造船业、制漆业、制盐业、酿酒业等,工业部门是逐步增加的。任何一个工业部门,从创立开始,其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生产单位内部的劳动分工,都是渐趋细密的。
2.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其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农业的附属地位。
3.多种经营形态(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并存,互为补充。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春秋战国以后,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代前期以前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受官府压制与盘剥,经营艰难,但比重日益增大,到明朝中叶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
4.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就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5.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起初在北方,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变迁。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6.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经营的方式来看,私营手工业经历了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的转变。明朝中后期在某些部门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
7.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地优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欧非。
四、手工业著作
1.战国时期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2.明朝后期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朝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商业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与市的变迁
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
1.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
2.到了夏代,社会上游离出一部分专门从事物品交换的人。(岳麓: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
3.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人教)。产生职业商人和人造货币(岳麓)。(观点:“商人”的叫法,是在周武王灭商以后,商朝遗民地位低下,为了维持生计,只好从事商品买卖。)
4.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商业由官府垄断(岳麓、大象)。
[百度百科: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工商食官”按三国时韦昭解释是:“工,百工;商,官贾也。《周礼》曰府藏皆有贾人,以知物价。食官,官禀之。”网上也有人解释为:工商食官,即工商食于官,就是手工业者、商人靠着官来吃饭。靠谁吃饭就要被谁桎梏。工商食官制至战国时期彻底终结,但其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一直存在。《国语·晋语》:“公食供,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5.春秋战国时期:
⑴市的发展: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人民)
⑵商业的发展: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私营商业的兴起(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成为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如弦高、子贡、陶朱公范蠡、吕不韦等)。金属铸币大量出现(岳麓、大象)。(岳麓)早期商业的发展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但商业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兴起。
6.秦汉:初步发展
⑴原因: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②统一局面的形成。③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④西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⑤汉文帝一度将抑商政策改为宽商政策。
⑵市的发展:①在县治以上的城市,特定位置一般都有集中贸易的市,与居民所住的“里”“坊”是严格分开(城市首先是政治中心)。②汉代在边境关隘还设有关市,亦称胡市,从事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贸易;驻军之处有时也立军市。③在小县、县以下的邑和农村中,没有垣墙楼屋的定期集市比战国时期增多。
⑶商业的发展:①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行曰商处曰贾”)。②对外贸易发展(商业突破了中国本土)。③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如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南阳)“五都”。(春秋战国时期的商品主要是各地的土特产,两汉时期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增多。从《史记·货殖列传》“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可以看出,全国性的市场尚未形成。)
[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今新疆和葱岭以西),目的是军事外交,结盟大月氏、乌孙对付匈奴。结果:虽未达成使命,但开通西域道路,促成中西文化交流,史称“凿空”,打通了与西方国家的交通与商务关系。路线:长安→敦煌→西域→大秦(罗马帝国)。]
⑷对商业的管理:①秦朝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必须明码标价;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钱器中,违者受罚。②汉官府设市令(长安)和市长对市进行管理;市周围有垣墙,市门按时开闭。(直到唐代,市的设立和废止都决定于朝廷的命令。所有的市都是朝廷设官管理的官市。)③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统一生产和销售。(汉初,盐铁由私人经营,国家设官征税。一些大商人由此垄断这些影响国计民生的行业,不但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决定将这些行业收归国家经营。汉王朝在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④王莽执政时曾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人民)。
⑸秦汉以来,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人教)。原因: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赋税沉重;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
7.南北朝:发展相对缓慢
⑴原因:社会动荡不安。(由于种族文化的歧异及人为的新仇旧怨,造成族群间的残酷杀戮与破坏,中原地区战乱不断。)
⑵表现: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减小,以物易物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
⑶市的发展: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并设“草市尉”进行管理。
(注:草市出现的时间,不同版本的教材表述不一,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汉代说、魏晋说、东晋说、唐代说。有论者称,“草市尉”至迟在东晋业已存在。)
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
8.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⑴商业发展的原因: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②大运河的开凿,交通发达。③对外政策开放。④国家统一。
(隋朝大运河开通后,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它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便利了南北交通,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促进了沿线一些新兴商业城市的发展;它使南北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密切而愈趋稳固,从而加强了全国的统一。当然,大运河的开凿在当时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⑵市的发展:①都市商业大量出现。唐代长安城内有东、西二市,市内规划整齐,同类商店集中在一起,称为“行”。②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③夜市广泛出现,突破了市场集散的时间限制(人民)。
⑶商业的发展:①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②对外贸易发展。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广州成为对外贸易港口,设市舶司管理外贸;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安史之乱后转移到东南海道。③水陆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人民)。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最早的银行雏形,是由供客商堆货﹑寓居的邸店衍生出来的。飞钱又称“便换”,出现于唐代中期,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⑷对商业的管理:与汉代一样,市的设立与废止都决定于朝廷,所有的市都是朝廷设官管理的官市,市与坊仍然分开,交易时间受限制(《唐六典》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铮三百声,而众以散。”)。政府在广州设市舶司(官职为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注:从“应然”状态看,唐朝政府对“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并未取消;但从“实然”情况看,从唐代中后期起,坊市分立制度有所松动,交易时空有所突破。商业开始越出两市渗入坊间,如长安城的中宣坊、延寿坊都相继设店肆。晚唐更出现了夜市,打破了宵禁的规定;五代时,临街设铺已无法禁止。到了北宋,坊市分区的封闭格局被彻底打破,民居与商业区融合为一体。]
9.两宋商业空前繁荣
⑴原因:①国家走向统一,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③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④一定程度上的租税货币化(如王安石变法“以钱代役”)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
⑵市的发展:①商业突破了汉唐时期“市”“坊”严格分开和日中为市的限制,“市”不再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店铺可随处开设,分散在街巷形成街市(住户和商店可以朝着大街开门);时间早晚都可经营,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夜市直至三更尽,纔五更又复开张”)。②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草市已经具备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岳麓、人民:城郭和乡村被允许置市贸易。)③(百科)宋在与辽夏金相邻的边境地区设置榷场,进行双边贸易。
⑶商业的发展:①北宋时,四川益州(今成都)的富商开始发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②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源。③汴京城内,随处都是商铺、邸店、酒楼、食店,还有许多勾栏瓦肆等娱乐场所(大象)。④商家更加注重包装、广告和品牌效应(岳麓)。开始使用“商标”以加强对质量的保证。⑤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人民)。⑥与文化有关的商品增加(如勾栏瓦肆,风俗年画)。
⑷对商业的管理: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
⑸北宋前后城市功能的变化:北宋之前,绝大多数城市是因为属于政治中心而发展起来,政治、军事意义更大,经济意义居从属地位。北宋之后城市的经济意义逐渐增大,明清时期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四大商业名镇。两宋时期,“纯商业”的城镇就开始出现。“纯商业”市镇多居江南)。(镇在宋代以前仅是军事据点,北宋时逐渐向农村经济中心地演变。)
(注:有人从广义的角度考察宋代文化与前代的不同:从生产关系的变化看,宋代是从庄园农奴制向封建租佃制的重大转折时期;从经济观念的演变看,宋代是商品经济观念发生转折的时期;从学术思想的变化看,宋代是从传注之学向义理之学的转变时期;从政治体制演变看,宋代是从“皇权—吏员”体制向“皇权—士大夫”体制转型的时期。)
10.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⑴原因:①国家统一。②疏通漕运(重新疏浚了大运河)。③开辟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抵达天津)。④遍设驿站,丝路繁荣。
⑵表现: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商业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11.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
⑴商业发展的原因:明朝一条鞭法和清朝地丁银制度,赋税征银,使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发展(岳麓)。从国外引进大量经济作物(补)。
⑵对商业的管理:明清时期,政府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而且关卡林立,限制民营商业的经营范围,从而阻碍了工商业发展。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⑶城镇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农副产品(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大量进入市场,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②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和会馆(供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场所)。(大象:徽商和晋商重视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经营之道反映了中国传统商业经营的最高水平)。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形成全国市场)。④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⑤清朝时出现票号(由晋商独占经营,类似于今天的银行)。
[注:徽商,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朝后期,徽商逐渐衰亡。晋商一般指指明清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貜(jué,武则天之父。李渊父子就是凭借太原军队和武氏财力始夺取政权的)。晋商成功的根源在于诚信(拜关公崇忠义)和团结乡人。晋商在清朝后期和民国时期衰落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商帮的进一步发展。晋商与徽商:①经营思想,晋商重钱不重官,“学而优则贾”(山西常氏家训);徽商重官不重钱,追逐财富只是手段,求功名做官才是归宿。②经营方式,晋商精打细算,以经营票号、高利贷为主;徽商崇尚文化与政治,亦儒亦商,与政治极力结缘。③经营地域,晋商主要通过“走西口”,以骆驼为主要运载工具,向晋北、内蒙古甚至白俄发展,徽商则主要在两淮、江浙或长江中下游,有时顺运河或海路北上京津。④人员组成:晋商以乡人为主,其用人“避亲用乡”;徽商一般聚族经商,大修宗祠,以通过宗族的尊卑长幼加强对族众的控制。⑤尊崇对象,晋商以关公之义在经商处建会馆以结帮;徽商尊朱僖制定的“家典”“族规”,把理学作为家族内行事和经商活动的准则⑥文化理念,晋商“学而优则商”,让家族中一二流子弟经商,三四流子弟参加科考;徽商好儒,喜欢文化,由儒而商,由商而官,官商互济。⑤婚姻家庭,晋商长期只身在外,一去数年,赚钱方归,晋商里有很多家明文规定不能在外取妾;徽商受移民风俗影响,往往举家外迁,随遇而安,多纳妻妾,及时行乐。等。关公,山西解州人;朱熹,原籍徽州婺源,现属江西。]
12.古代商业发展的条件:⑴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⑵农业、手工业发展。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⑷交通条件的改善,运输业的发展。⑸对外贸易的发展。⑹政府政策的影响等。
13.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趋势:⑴商业活动的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城市中开始有固定的区域,宋朝以后取消限制。⑵交易内容的变化:开始主要是土特产品、奢侈品,后平民所需要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也在市场中流通。⑶交易媒介的变化: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后来发展为金属货币,北宋时出现纸币交子。⑷商人组织的变化:最初商人组织是宗族亲缘组织,后发展为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⑸商品开始时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如向小生产者预购、定货、搞前店后厂,以至投资设厂等。)
二、古代大城市的繁荣
1.城市的功能:具有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的多种功能。(古代的城指城墙包围的地区,市指商品交换的场所。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2.古代城镇发展的特点:⑴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⑵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⑶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商业活动。⑷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形成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
3.主要朝代的重要城市(略。注意城市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而南移。)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仅见人教版)
1.正常的对外贸易
⑴西汉: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促进中外贸易发展。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再经过今天的新疆进入中亚和西亚。汉武帝之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交往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
⑵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官署名为市舶司),专管对外贸易。
(注:隋唐时期,一大批商业都市脱颖而出,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商业网。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明显具有从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趋势,东南地区的都市发展较快,而西北地区的城市渐趋衰落。这种趋势的出现,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外族入侵、东南交通的开发及海外贸易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⑶两宋: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①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路联系。②经济重心南移。③政府重视。宋朝军费和官俸开支浩大,“岁币”沉重,不得不想法开辟新财源。④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使远洋航行能力大大增强。⑤十字军东征、塞尔柱突厥人的兴起,迫使阿拉伯商人把贸易视线转移到东方,越来越多地出入我国沿海口岸。
(补: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有陆路和海路两个方向,汉唐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代为西夏、吐蕃所阻。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在东南沿海大力开拓海上贸易,西北陆上贸易的重要性不断衰落。宋代以前并未设立管理海上贸易的专门机构,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
⑷元朝: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港。
2.朝贡贸易
⑴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
⑵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⑶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政治上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以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3.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明朝“海禁”主要在明初和中后期。明太祖立下“不许寸板下海”的祖训,想巩固海防;明朝中后期“海禁”主要是因为红夷(荷兰)和倭奴(日本)入侵。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而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完全关闭国门,而是实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许广州一地对外贸易,并由特许的十三洋行进行。
四、货币的发展(仅见岳麓版,本部分有所扩充)
1.新时期晚期到夏:天然贝壳。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等充当过货币。贝类坚固耐磨、便于携带和计数,因而流通最广。
2.商周:出现骨贝、铜贝等人造币。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货币需求量增大,自然海贝无法满足需求。在商代晚期,出现青铜仿贝(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铜币的出现,标志着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转变。
3.春秋战国:诸侯各自造币,以青铜为主,也有黄金和白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剧,货币形状很多,如铲币(赵)、刀币(齐)、环钱(秦)、蚁鼻钱(楚)等。
4.秦到唐:统一币制。圆形方孔式的“秦半两”通行天下,汉代铸“五铢钱”(通行七百多年),唐高宗铸“开元通宝”(以后的货币的范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在全国的通行(大宗交易用黄金),结束了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的圆形方孔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刘邦建汉后,允许地方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汉武帝时,地方郡国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此后,历代铸币都由中央直接经管。五铢钱一直用到唐高祖时期,是中国古代使用最久的货币。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24铢为1两)。唐高祖李渊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指开创新纪元,“通宝”指通用宝货)。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标重量,我国古代货币由标明重量向抽象化、符号化的通宝、元宝、重宝演变。
5.北宋:铜、铁、金、银各色货币并存,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大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剧增,由于铜料紧缺,政府大量铸造铁钱。铁钱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便应运而生。宋真宗时,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宋仁宗时,政府垄断了“交子”的发行权。“交子”使用统一的纸张,有一定的形制,印有复杂的图案,并有防伪密记,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后期,由于钱荒和纸币的信用危机,白银作为货币使用的情况明显增加,为明代白银上升为主币奠定了基础。
6.元朝:以纸币为主币(由于通货膨胀,未发展为现代纸币)。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统一的纸币制度,发行“中统元宝钞”,元朝成为第一个以纸币为基本货币的朝代。但是,由于政府滥发没有储备金的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结果明清又恢复了金属货币(银子和铜钱)。(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中国进入现代纸币流通时期。)
7.明朝:明初禁用金银交易;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法定的货币。明初曾一度禁用金银交易,明英宗时解禁。清初沿袭明朝,以白银为主币。银块没有固定形状,称量使用。市面上流通的银块形状繁多,成色不一,换算起来十分不便。鸦片战争前后,外国银元陆续输入中国。由于洋银计枚核值,使用时不必称量,民间都乐于接受。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创办广东钱局,购进英国机器开始铸造名为“光绪元宝”的银元。中国进入机器铸币时代。
8.与货币有关的其他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劣币泛滥,出现了“重物轻币”现象。十六国期间的成汉铸行了中国最早的年号钱“汉兴”钱。年号钱形成制度是在宋代(始于宋太宗“太平通宝”),此后历朝帝王改元登基都要铸造新的年号钱。唐玄宗时出现银行的雏形“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唐宪宗时出现“飞钱”,是早期的汇兑业务。清朝时出现由晋商独占经营的票号,类似于今天的银行。
五、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课标要求,各版均不见)
1.商业起源早,并且在不断发展,商业功能日趋突出。
2.商业的发展依附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出现很早。
4.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5.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6.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
8.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形成商帮。
9.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10.商业活动不断打破时间和地点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步减少(宋朝是重要转折)。
11.商人由宗族亲缘组织向地缘(商帮、会馆)和业缘(行会)发展演变。
六、(附)一些重点问题分析的思维模式
1.农业发展的表现:工具发明与改进+耕种方法+生产经验积累+农作物种植和推广+开垦荒地、施肥+兴修水利+开发边疆+…
2.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的交流+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3.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手工业部门的扩展+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扩大+手工业制品的工艺水平提高+…
4.商业:商品种类+集市和城市+货币+对外贸易+…
5.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基本条件:资本+雇佣劳动力+生产技术+原料+市场+环境+…
第四讲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概念:重视发展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以农为“本”,商业为“末”。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2.开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⑴原因: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②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③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之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④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和商业开始兴起,人从事商业活动的增多,开始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商周时期,国家曾一度支持商业的发展)。⑤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⑤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⑵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根本目的。
3.“重农抑商”的表现
⑴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抑制土地兼并,兴修水利,恤贫救灾,减轻税收,禁止弃农经商,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等。
⑵“抑商”:①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堵其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②限制民营商业范围,重要行业实行官营专卖制度,不许商人染指,压制民营工商业的发展;③利用重税惩罚商人,不断加征商税,而且关卡林立;④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如西汉初年政府规定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直到唐代,西汉确立的商人另入市籍——商人的特殊户籍,一入市籍则不许为官依然继续实行);⑤明清时期禁止对外贸易。
(人民:西汉:①原因:西汉初年,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②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不许其子孙为官。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岳麓: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朝廷鼓励对外贸易以及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但明清又开始固守该政策。)
4.评价:
⑴积极作用: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⑵消极影响:①强化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②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③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⑶总体来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注:与“重农抑商”相对立的是黄宗羲提出的“工商皆本”,封建社会初期的重农抑商和晚期的工商皆本都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都有利于经济发展。)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注意: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而不是禁绝对外交往,只许广州一地对外进行有限的贸易(严禁硝磺、火药、铁器外销,限制丝绸、茶叶的出口量等),并由政府特许的公行(即十三行)进行。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2.表现(内容):明朝注重建立和维护“朝贡体制”,中国私商严禁出海贸易。朱元璋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清朝顺治年间颁布“禁海令”“迁海令”。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原因:
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中国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对商业贸易的依赖程度较小,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自我供给。
⑵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明朝中后期“海禁”主要是因为红夷(荷兰)和倭奴(日本)入侵。
(史学界认为,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平息的主因并不是戚继光抗倭的胜利,而是嘉靖帝解除了海禁,武装走私已无必要。戚继光抗倭胜利、明政府解除海禁和日本实现国家统一共同促成了倭寇消失。)
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此外,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交流,也是原因之一。
5.终结
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殖民者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一系列口岸,标志着闭关政策开始走向破产。
⑵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又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开放十一处口岸,准许外国人自由进入内地经商,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彻底
破产。
6.评价:
⑴积极作用:作为一种防御手段有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目的,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⑵消极作用:①闭关政策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②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限制了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妨碍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输入;③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④使中国脱离世界潮流,与西方差距越来越大,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诸国的重要原因。
三、资本主义萌芽
1.表现: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以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以手工工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岳麓)一些地方出现劳动力市场。
2.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主要特征:资本家与工人是雇佣关系,基本是一种纯经济关系,无人身依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授值”);雇佣劳动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满足市场需求。
4.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局限性:⑴只是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稀疏而又微弱;⑵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受“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整个生产始终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⑶在全国范围内,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不利因素:⑴市场因素:农民的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⑵资金因素: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地主商人把赚来的钱往往大量买房置地(“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⑶劳动力:国家重农抑商,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缺乏。⑷政策因素:重农抑工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设立关卡,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海禁、闭关政策。⑸封建行会垄断本地区、本行业的业务,排斥外来竞争,也限制本行业内部的竞争,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⑹观念因素:传统的观念和习俗。传统文化以纲常名教为核心,重义轻利,重本抑末,重儒轻贾。宗法观念也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⑺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注: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可以从以下角度考察: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政治制度(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政策(抑商或重商,闭关或开放)、政局(是否稳定)、资源状况(丰富与否)等。]
5.(补)认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有促进作用,但未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在欧洲资本主义却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进步进一步导致了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向资本主义过渡。(有人反对到处滥用“资本主义”这个词儿,称更愿意接受以工商业为主导的社会,以区别于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
历史Ⅱ 经济成长历程
课程标准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⑴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⑵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⑶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⑷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一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早期农业的产生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
1.农业经济起源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⑴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早在七八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
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主(基本上是南稻北粟的格局),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粟,sù,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古代也泛称谷类。关于“五谷”,所指不一。《周礼·天官》:“以五味、五穀(谷)、五药养其病。” 郑玄注:“五穀,麻、黍、稷、麦、豆也。”《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赵歧注:“五穀谓稻、黍、稷、麦、菽也。”《楚辞·大招》:“五穀六仞。”王逸注:“五穀,稻、稷、麦、豆、麻也。”《素问·藏气法时论》:“五穀为养。”王冰注:“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苏悉地羯啰经》卷中:“五穀谓大麦、小麦、稻穀、大豆、胡麻。”后以五谷为谷物的通称,不一定限于五种。]
2.农业的地位: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果,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附:在夏王朝之前,中华大地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尽管这些古帝是由神话传说构成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个古史系统反映了我们祖先创造历史的轨迹,是我国从蒙昧时期进人文明时代的缩影。三皇五帝时代处于我国的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进行生产劳动。原始农业进人锄耕阶段,北粟南稻,产量有很大提高,经济作物品种增多,饲养牲畜的品种和数量都较以前明显增加。手工业技术也有了提高,制陶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从大约五千年前开始,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一些氏族、部落先后从母系氏族进入到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表明原始社会已经处于解体阶段。)
二、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
1.刀耕火种(火耕):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用木制的耒耜、石斧、石锛除草;火种:焚烧杂草,形成木灰肥,就地挖坑下种。土地耕种一两年后,地力下降,只能撂荒,另寻新地,人们经常迁徙。这种方式也严重破坏环境。
(注:耒,lěi,是削尖的木棒,后发展为双尖的木叉;耜,sì,形状像现在的铲和锹,不开叉。耒耜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效率。)
2.锄耕:⑴七八千年前耒耜的使用,标志我国农业进入了石器锄耕(或称耜耕)阶段。⑵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并不普遍;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诗经》描述“千藕其耕”(集体耕作)。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⑶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人们开始走向定居。
3.铁犁牛耕: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⑴春秋战国出现:牛耕的出现是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岳麓)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石骨农具。
(附:关于中国历史上何时开始使用铁农具,学界存在争论。但在春秋时期,铁器的制造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从考古资料来看,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还不是很普遍;战国时期,冶铁业发展迅速,铁农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了。有资料说,我国用铁始于商代。个中说法都有待新的考古资料来证明。)
⑵两汉时期改进和普及:西汉赵过推行过耦犁;后来(岳麓:西汉中期)出现可以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东汉时出现较为轻便的一牛挽犁。
[注:赵过,汉武帝时(前140~前87年)人。曾提倡代田法,发明播种工具三脚耧车,推广耦犁。《汉书·食货志》载:“赵过用耦犁,二牛三人。”史学界、农学界对“耦犁”莫衷一是。范文澜在《中国通史》说耦犁是“用二牛挽二犁,二人各执一犁,一人牵引二牛,共二牛三人。”不过,也有人认为耦犁是两牛三人一犁;至于是两人牵牛还是一人牵牛一人压辕又有分歧。东汉末年崔窟《政论》记载的辽东耕犁“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从西汉晚期起,二牛三人的耕作方法逐渐为一人二牛的方法取代。人民版把二牛抬杠称为耦犁,值得商榷。]
⑶唐代完善:出现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以调节耕土的深浅。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一直被后世沿用。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耕作技术始终停留在铁犁牛耕的状态。
(注:曲辕犁因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地区,又名江东犁。曲辕犁增加了犁评和犁箭,可调节犁铧入土的深浅。曲辕犁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三、耕作技术的进步(人民版未讲)
1.耕作方法:春秋时期的垄作法、西汉时的代田法等。
⑴垄作法就是把田地开成一条条的垄和沟(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把庄稼种在垄上。其优点:垄台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防涝和抗旱;利于集中施肥,等。(注:最早出现的抗旱耕作法可能是畎亩法。畎,quǎn,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西汉时的代田法将“上田弃亩”的抗旱原理发扬光大。)
⑵代田法:西汉赵过推行的耕作方法,是垄作法的发展。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用力少而得谷多”。
2.耕作技术: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了播种机械——耧车。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直到今天,我国基本上都是沿用这一耕作技术。
(注:耕耙耱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精耕细作技术,在北方是耕耙耱,在南方是耕耙技术。耕是指犁地翻土,耙是指将犁后土地的土块耙碎,耱是将土地表层碾磨成粉末。“耱”也作“耢”、“摩”、“盖”。耢一般没有齿,用柳条或树枝等编成,驾驶者通常站在或坐在耢上;作动词用,意为用耢平整土地。)
3.耕作制度:两汉时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附: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
四、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岳麓版用一节课来讲)
1.氏族公社所有制
⑴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集体所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国家出现,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
2.井田制
⑴性质: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附:岳麓版并未出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意识形态概念,本处从旧说。)
⑵特点:①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归国王所有。②国王将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能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③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④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岳麓)井田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私田收获属农民,并须缴纳十亩田的生产为田租;公田由得到私田的村社成员集体耕种,收获物全部归贵族(以劳役代替地租。中国古代租税的演变:劳役—实物—货币)。(《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⑶井田制瓦解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各国为奖励功勋而赐田;贵族间转让或劫夺土地)。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⑷(岳麓)表现:大量公田被抛荒,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⑸井田制瓦解的过程:随着土地私有现象的日益普遍,各诸侯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税制改革(岳麓)。公元前594年,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鲁国“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租税制度(劳役地租逐渐为实物地租所取代)更加速了井田制的崩溃。
(注:“初税亩”是中国税制史上田租和田税分离的开始。从此,贵族所有的田地都要按照面积向国君交税,其结果使贵族土地的私有权更加牢固,农民自耕的小土地所有权也逐渐得到保障。)
⑹结果:贵贱分明→贫富悬殊;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繁荣进步。
[附:井田制之有无,古今争辩已久:⑴反对:战国前并没有记载,西周铜器的铭文也没有发现;孟子为了鼓吹仁政所提杜撰的,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由于实际地形地貌的千差万别,这种制度不可能得到严格的实施。⑵赞成:战国时代去西周已远,井田制废弃已久,但仍保留了共同的记忆;《史记》记载商鞅在秦国变法,曾“废井田,开阡陌”,可见井田制度到战国时代仍残存着。⑶应确有其事:先秦文献记载可资证明:《周礼》《周易》《孟子》《司马法》《春秋.榖梁传》等,都有井田的记载;甲骨文中有些田字成井字形,可能在殷商时代已有井田式的农地画分;(3)井字又引申为“有条理”,表示井田制度并非少数人的理想,是长期实施后约定俗成的引申义。]
3.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⑴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①在春秋时期土地关系变革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②其中,最典型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岳麓:“改帝王之制,废井田,民得买卖。”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商鞅还实行“以军功行田宅”制度,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地主所有者。)③各诸侯国通过变法,中央集权制度和土地私有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
⑵特点:土地私有,可以买卖和转让;地主和自耕农名下的土地是国家田赋收入的主要来源(岳麓:在中国古代,地主和自耕农都是国家的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直接提供者)。
⑶土地兼并:①原因: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加上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②影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导致租佃关系出现并日趋普遍化,引起阶级矛盾激化和农民起义。(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⑷抑制土地兼并:①目的: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增加政府收入,巩固统治。②措施: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等。③结果:起到了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的兼并。
(补:安史之乱以后,土地所有制和赋税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包括均田制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国家土地所有制日趋衰落,土地私有制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度。岳麓:宋朝政府顺应土地私有的历史趋势,鼓励和支持土地的私人占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不抑兼并”,对土地兼并基本采取了放任的态度。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通过买卖广占田宅的现象更加普遍。)
⑸(岳麓)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地主与土佃户之间形成契约关系。租佃关系在战国就产生了,大约在两晋隋唐时期逐步发展起来;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地租以实物为主,分成租(按比例提成)和定额租(租额固定,地主不干预生产),分成租较为流行,定额租多见于租佃官田或官僚地主田产。无力租田者沦为雇工,“计岁受值”者是长工,“计时受值”者为短工。租佃关系下,佃户有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法律地位有显著的提高。
⑹(岳麓)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专制王朝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为了生存,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把部分劳动成果作为地租交给地主。
4.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⑴王莽时期实行的王田制:把民间的田地更名为“王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从形式上看与井田制相似,但本质上属于地主土地所有制。目的在于托古改制,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并招致豪强地主阶级的反对而失败。(注: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王莽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起义,新朝遂告灭亡。)
⑵曹魏时期实行的屯田制: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西汉、东汉、曹魏、金朝、元朝、明初、清初都实行过屯田。
⑶北魏到唐朝前期,曾经推行均田制。在长期战乱之后,大批人民死丧逃亡,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以恢复生产,保证赋税来源,北魏到唐朝前期的几代政府曾颁布均田制。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均田制的推行是以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为前提的,并没有取消土地私有制,更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国家兵役、徭役的征发和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佃农,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五、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岳麓讲得较详细)
1.春秋时期:淮河流域有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
(附:芍陂,quèbēi,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寿县南,又称安丰塘。春秋末年吴国在长江、淮河间开凿了邗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兴建的运河。隋朝、元朝的大运河均借用了邗沟。邗音hán。)
2.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工程,使关中地区成为千里沃野。魏文侯时,西门豹引漳水灌邺。
[注:⑴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于前256~前215年主持修建,是世界迄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外江,外江是主流,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向灌溉区。飞沙堰在鱼嘴和宝瓶口之间,是内江分洪减淤工程,洪水时内江水从堰顶溢入外江。宝瓶口是引水通道,与飞沙堰配合运用 ,控制内江灌溉流量 。⑵韩桓惠公为达到“疲秦”(耗竭秦国实力)的目的,公元前237年,特派水工郑国赴秦兴修水利,妄图利用这种浩大工程来消耗秦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结果反而极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阴谋败露,秦王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国在水利技术上需要郑国,全渠得以完工。]
3.秦朝: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修造的目的在于征服岭南的战争需要。(灵渠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注:灵渠是沟通湘江(长江水系)和漓江(珠江水系)的古代运河。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统一六国后,为进军岭南,责成监郡史禄主持开凿。灵渠保证了秦军南征粮食和物资供应,为统一中国和开发岭南起了重要作用。]
4.汉代: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为主,著名的工程如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建天然陂池为主;西北农民创造“井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叫坎儿井)。东汉王景主持治理黄河,史称“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注:王景(约30~85年),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王景筑堤后的黄河经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决溢也为数不多。]
5.隋唐时期: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以此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邗沟为春秋末期吴王夫差所修);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工程,各地兴修的水利超过六朝的总和。
6.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
7.元朝: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
(古代水利工程的作用:农田灌溉,治理水患,解决交通运输困难等。)
六、(附)灌溉工具
1.曹魏时的翻车
翻车又称龙骨水车,由木板制成长槽,槽中放置数十块与木槽等宽的刮水板。刮水板按一定角度装在链条上,与车身两壁构成槽形,车身斜置水边,下部轮轴没入水中。驱动上部轮轴带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顶端将水送出。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驱动,循环汲水。翻车最初用于给道路洒水压尘。《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掖庭令毕岚“作翻车,……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曹魏时期马钧改进了翻车,使其轻灵巧便,并将翻车用于农业灌溉。《三国志·魏书·杜夔传》裴松之注:“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儿童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
2.唐朝时的筒车
筒车,又称“水轮”,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的取水灌溉工具。制一大型立轮,放置在水流很急的水边,大轮上半部高出堤岸,下半部浸在水里,可随水流自由转动。轮周斜系若干竹筒,大轮受急流冲击转动,竹筒中的水转过轮顶时,筒口向下倾斜,水恰好倒入岸旁的水槽并流向田间。筒车至迟在隋唐时期开始用于灌溉,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南宋张孝祥《题能仁院壁诗》中大赞其曰:“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就盛赞水车对农事帮助之大。
3.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4.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风力水车是利用风车带动水车提水的一种工具。明清出现厂风力水车的记载。风力水车的动力装置是风帆,工作机的构造与龙骨水车相同。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这类提水机械用于太湖流域排水,有风就转且可经常工作。清代长芦利用风力水车提取海水制盐,一具风帆可带动两部水车。
七、农学著作(存目,见必修三第二章)
八、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人民)
1.概念: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赋税主要是田亩税,有时还包括人头税和资产税。役,亦称徭役,即在统治强制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注: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主要是修建大型土木工程,如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国防工程、城市建设等公共工程,也包括为满足统治者奢侈消费需要而组织的宫室工程、陵墓工程等。)
2.中国古代重要的赋税制度(依据旧人教整理,散见于新课标教材的多处)
⑴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⑵编户制度:是汉代对百姓的一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比较完备的赋税制度。被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他们依据人口和资产向国家承担人口税、田租、徭役和兵役,国家对他们控制十分严格。
⑶租调制: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即土地税,征粮)和调(即户税,征布帛),还要服兵役和徭役。[百度百科:曹操进驻冀州后颁行租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每亩土地征收田租谷四升,每户征收户调绢二匹、绵二斤。户调取代汉代沉重的人头税,对农民有好处,也有利于大族豪强庇荫佃客。北魏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⑷租庸调制: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役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唐朝在隋的基础上实行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制度,“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这样,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⑸两税法:天宝年间(唐玄宗年号),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实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它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正式废除。
⑹一条鞭法: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⑺“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康熙时进行局部试点,规定以1712年为界,今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雍正时期,在全国推行,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赋税,地丁银制度正式实行。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头税,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当时国家的发展。
⑻认识:我国的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相适应,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我国赋税制度的变化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以人丁为主逐渐变为以土地为主,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一是纳税物品由实物和力役为主逐渐变为货币地租,说明我国商品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沿革的特点: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⑤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明末清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历代赋税改革虽短期内减轻了农民负担,但随后又增长到比改革进行前更高的水平,这一定律后被学者总结命名为“黄宗羲定律”。)
九、小农经济(人教)
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岳麓: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自耕农经济,或称个体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时期。)
2.形成原因:⑴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⑵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者有能力进行独立的生产活动。⑶政府为保证财源,多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3.特点:⑴自给自足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⑵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⑶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与合作。⑷脆弱性: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苛政、土地兼并等)的能力差。⑸落后性:生产工具简单,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4.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中国专制集权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阶级基础,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5.评价: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精耕细作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中国繁荣的农耕文明。⑵但同时其狭小的生产规模,阻碍了扩大再生产和技术的进步,不利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和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到明清时期,日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⑶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最终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6.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⑴有利发展条件: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⑵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小农经济随着王朝更替不断轮回。
十、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
3.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分散经营为主,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4.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5.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6.(岳麓)以种植为主,家畜饲养为辅。(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指:猪马牛羊鸡狗。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7.(岳麓)区域经济的多元互补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空间分布的重要特征。
8.(人教)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十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一般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保障农时、奖励耕织、抑制土地兼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5.外来移民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6.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间相互学习交流;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等。
十二、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
赋税繁重,徭役沉重,土地兼并等。
十三、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岳麓版讲一节,其他版本未涉及,下文依据岳麓及人教旧版总结)
阶段特征 |
南移的表现 |
南移的原因 |
基础条件 |
春秋战国时期,楚、吴、越等对江南有所开发。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
①随着南方人口增加,开荒增多,土地逐渐熟化;②气候日益适宜农业生产(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恰与三个寒冷期基本吻合) |
东晋南朝: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
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很多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两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
①北方战乱,经济破坏严重;②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③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④统治者推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⑤南方自然地理条件优越(而北方气候逐渐变冷) |
隋唐五代:开始并逐渐南移 |
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至唐朝后期,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扬州的经济地位超过长安和洛阳。安史之乱以后,形成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
①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且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冲击中原农耕区;②隋朝大运河开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③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
两宋:最终完成 |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农业已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两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 |
①北方战火蔓延,自然灾害频仍,农田水利失修,经济日见衰败;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④南方除农业外,纺织业发达,商业繁荣 |
明清:地位巩固 |
江南出现许多重要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
①统治者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正确措施;②科技的发展,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③宋元时期奠定的基础 |
特征 |
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据或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
第二讲 中国古代手工业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1.手工业的发展演变
⑴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⑵夏商周时期:手工业发展,但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商周时期,设置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工官,组织手工业生产。
⑶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并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
⑷明朝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古代手工业由官营为主到私营为主变化的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获得;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2.官营手工业
⑴概念:官营,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所谓官营手工业,指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⑵演变过程:①西周:设工官管理,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垄断经营。②春秋战国:垄断地位被打破,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③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冶铜、铸钱等高利润行业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④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服役的制度;中唐以后,役匠逐渐减少,雇匠增多。⑤宋代:雇匠居多,实行薪酬制。⑥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世代相袭。⑦明朝中期以后:实行“班匠银”(输钱代役)代替“匠役制”。⑧演变趋势:垄断地位—三家并存—日渐萎缩。
⑶特点:①技术水平高(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工艺水平高),代表着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②历史地位:从商周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③产品及流通方式:主要生产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产品由官府统一调拨,不进入市场(除盐、铁等生活必需品)。④经营方式:集中的大作坊,官府统一经营管理,生产不计成本。
[人民: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已有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元代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必须世代相袭,承担制定的工役。明代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顺治二年(1645)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份。]
⑷优势:①优势: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细密分工和协作。②工匠集中、管理严格,利于技艺水平提高。
⑸弊端:①官府提供原料,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②大多采取强制劳动手段,不能调动工匠的积极性。③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④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也容易失传。
4.私营手工业(大象称为民营,人教把民营和家庭手工业统称为民间手工业)
⑴产生和发展:①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原因: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变革)。②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隋唐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两宋后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尽管受到官府的压制和盘剥,仍在曲折中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成份。③明朝中叶以后,在制瓷、纺织、矿冶等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④明朝中后期,在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⑵特点:①民间私人经营,有较大的主动性。②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③产品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在市场流通。④劳动者有较多人身自由,有一定报酬,劳动兴趣比较高。⑤民营手工业中既有个体经营的小手工业,也有可以匹敌官营的大手工业。
⑶经营方式的变化:唐代以前,以农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组织生产。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繁荣,私营手工业的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以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以手工工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4.家庭手工业
⑴产生:家庭手工业随着小农经济的形成而出现,它与农耕相结合,以纺织为主,是农户的副业。
⑵产品: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进入市场,但数量很少。
⑶影响: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附: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的差异:①生产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由专门的官办皇家工场生产,而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②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民间用品一般是老百姓日常使用;③管理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由私人或家庭经营;④工艺水平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水平是全国最高的,而民间用品则没有那么高的水平;⑤生产者的身份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者几乎没有人身自由,而且服务范围只限于宫廷,技术发明不能服务于社会,而民间用品的生产者则不受人身限制,技术的发明直接服务于社会;⑥价值不同:宫廷工艺品造价昂贵,而民间用品则价格低廉。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享誉海内外的原因:①中国古代手工业品是日用品和艺术品的完美结合,应用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②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手工业产品向海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品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经营形态 |
管理方式 |
产品 |
流通方式 |
官营手工业 |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
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
不在市场流通 |
民营手工业 |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
民间消费品 |
在市场流通 |
家庭手工业 |
农户的副业 |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
剩余部分出售 |
二、主要部门和发展概况
1.纺织业
⑴丝织业:①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中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人民:在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最初的纺织原料是葛和麻。)(岳麓:麻纺织业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就已经产生。直到明朝中期,麻布一直是老百姓的主要衣料。)②商朝:已有织机,还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官员。③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已经相当重要。④西汉:提花机完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希腊史学家谈到塞里斯人,指的就是中国人,Seres来源是“丝”,即丝国之意。)⑤唐代: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丝织业重心南移。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作坊兴起。⑥宋代: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⑦明清:官府在苏杭等地设制造局。
⑵棉纺织业:①宋末元初,棉花种植由边疆迅速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②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发明新式纺车(脚踏三锭纺车),极大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③明代后期,棉布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注:棉纺织技术作为一个新兴部门得到了迅速的推广的原因: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很难在民间推广;而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社会需求量大;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的推广,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棉花加工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取代麻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的时间,有南宋、元朝、明代后期等不同说法。)
2.陶瓷
⑴制陶业:①新时期时代,开始烧制陶器,有彩陶、黑陶和白陶,彩陶已表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②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早期的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原始青瓷。③在瓷器技术成熟以后,某些釉陶并没有消失,如唐三彩曾盛行一时。唐三彩为后来的彩瓷开辟了道路。(釉是涂在瓷器、陶器表面使其显出光彩并起保护作用的玻璃质薄层,一般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在金属表面施加的釉层称为珐琅,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唐三彩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是一种随葬品,即冥器。岳麓:陶器为人类共有,瓷器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⑵制瓷业:①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商代的白陶,因胎与釉结合不牢,被视为原始瓷器。②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③南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北朝)。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制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百度百科认为,成熟的白瓷出现于隋代。白瓷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烧制而成,釉料中没有或只有极微量的呈色剂。青瓷是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胎色较重(胎色较重的黑瓷,唐朝著名的秘色瓷都是青瓷。白瓷釉色洁白匀净,胎色较淡。青瓷早于白瓷出现,因为要烧出纯色白瓷,必须掌握一定的除铁技术(上等白瓷的胎和釉中的含铁量必须控制在1%以下),而古代技术有限,只能就地取材,利用当地含铁量在1~3%左右的瓷土,就首先烧成青色或青绿色的青瓷。江南地区山清水秀,形成人们尚青的审美情趣。北方人民长期生活在白雪皑皑的自然环境下,多追求以白色为美的旨趣。这也许是为什么中国早期白瓷出现在北方,而不是出现在窑业历史悠久、制瓷业颇为发达的南方的原因之一。]④隋唐时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唐代起,中国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路)大量输往国外,中国被称为瓷器大国。唐宋以来的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人教:唐朝还出现了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⑤元代:a烧出成熟的青花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是釉下彩的一种。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鼎峰);b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结束了漫长的“南青北白”的一统局面,瓷苑开始绚丽多姿。⑥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又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珐琅彩。彩瓷超卓而被世人公认者有三个时期:元、早明、清初。彩瓷又称彩绘瓷,是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主要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类: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炼的彩瓷叫釉下彩;釉下彩始于唐,称唐青花。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再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始于明清,同时也是彩瓷发展的盛期。
(大象:彩瓷包括斗彩、五彩、珐琅彩和粉彩等。斗彩一般认为创烧于明成化时期,是在白色瓷胎上先用青色料绘出花纹图案的主要轮廓和主要部分,刷上透明的釉经高温烧制成釉下青花瓷器,然后再在青料轮廓内填入不同颜色的颜料,然后经低温烧制而成。釉下青花和釉上其他色彩争奇斗艳。五彩也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但青色不再是画面的主要色彩。珐琅彩是用进口的一种玻璃质料珐琅画在瓷胎上烧制而成。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将部分彩绘画面用玻璃白粉打底,再用没骨画法渲染,经低温烧制而成,颜色更多也更柔和。珐琅彩和粉彩始创于清康熙晚期,雍正年间达到顶峰。)
(演变:青瓷—白瓷—青花瓷—彩瓷。珐琅彩是彩瓷的一种。)
3.冶金业
⑴冶铜业:①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已掌握冶铜技术。多是小件工具或生活用具,而不是生产工具。②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夏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生产数量大,品种多,价值高;青铜铸造是商周时期的主要手工业部门,所以夏商周时期被称作“青铜时代”。③春秋至秦汉,青铜铸造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
[岳麓:从二里头文化(原始社会后期)开始,我国进入青铜时代。补:青铜是铜和锡(或铅)合金。各地区的青铜时代开始时期不一,希腊、埃及始于公元前3 000年以前,中国始于公元前1 800年。中国的青铜时代大体上相当于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青铜出现后,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齐,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青铜镶嵌工艺是在青铜器物上镶嵌各种不同的物件作为装饰纹样。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正式将“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
⑵冶铁业:①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人民:现在已知的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大象:人工冶铁技术在西周晚期已发明;春秋时期,已能冶炼生铁。)(岳麓:春秋时期,人民发明了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旧人教: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多年。)(教参:春秋战国之际进入铁器时代,铸铁件大量用于制作农具、手工工具等。)②战国时代,已掌握淬火和炼钢技术(块炼渗碳钢)。(注:淬火是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一般含碳量小于0.02%的叫熟铁或纯铁,含量在0.02-2.11%的叫钢,含量在2.11-6.69%的叫生铁或铸铁。)③西汉早期:发明炒钢技术,是世界上最早的。(注:炒钢法,把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利用鼓风或撒入精矿粉等方法,把含碳量降低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因在冶炼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而得名。)④南北朝时:百炼钢技术成熟,发明灌钢法。百炼钢是将炒钢经反复加热锻打排除杂质而制成的钢。(注:灌钢法又叫团钢法或生熟法,将生铁和熟铁一起加热,让先熔化的生铁液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熟铁渗碳和生铁脱碳而成为钢。由于是让生铁和熟铁“宿”在一起,所以炼出的钢被称为“宿铁”。)⑤鼓风:西汉时期,供风形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竖炉冶铁由起初的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后又演进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⑥燃料:春秋战国,用木炭作燃料。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来冶铁(有地地方说是西汉);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人民:有了明确的记载)。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焦炭冶铁的国家。(注:焦炭是煤炭经过高温干馏成焦炭的煤。)⑦影响: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于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注:水排:东汉建武七年(31年),杜诗创造的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早于欧洲一千多年。其原动力为水力,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圆周运动转变为连杆的直线往复运动。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一座炉子用好几个皮囊,排成一排,叫“排囊”。 《后汉书·杜诗传》“建武七年,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见功多,百姓便之。”]
三、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古代的手工业除纺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外,还有造纸业、造船业、制漆业、制盐业、酿酒业等,工业部门是逐步增加的。任何一个工业部门,从创立开始,其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生产单位内部的劳动分工,都是渐趋细密的。
2.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其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农业的附属地位。
3.多种经营形态(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并存,互为补充。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春秋战国以后,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代前期以前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受官府压制与盘剥,经营艰难,但比重日益增大,到明朝中叶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
4.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就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5.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起初在北方,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变迁。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6.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经营的方式来看,私营手工业经历了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的转变。明朝中后期在某些部门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
7.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地优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欧非。
四、手工业著作
1.战国时期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2.明朝后期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朝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商业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与市的变迁
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
1.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
2.到了夏代,社会上游离出一部分专门从事物品交换的人。(岳麓: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
3.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人教)。产生职业商人和人造货币(岳麓)。(观点:“商人”的叫法,是在周武王灭商以后,商朝遗民地位低下,为了维持生计,只好从事商品买卖。)
4.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商业由官府垄断(岳麓、大象)。
[百度百科: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工商食官”按三国时韦昭解释是:“工,百工;商,官贾也。《周礼》曰府藏皆有贾人,以知物价。食官,官禀之。”网上也有人解释为:工商食官,即工商食于官,就是手工业者、商人靠着官来吃饭。靠谁吃饭就要被谁桎梏。工商食官制至战国时期彻底终结,但其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一直存在。《国语·晋语》:“公食供,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5.春秋战国时期:
⑴市的发展: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人民)
⑵商业的发展: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私营商业的兴起(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成为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如弦高、子贡、陶朱公范蠡、吕不韦等)。金属铸币大量出现(岳麓、大象)。(岳麓)早期商业的发展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但商业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兴起。
6.秦汉:初步发展
⑴原因: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②统一局面的形成。③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④西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⑤汉文帝一度将抑商政策改为宽商政策。
⑵市的发展:①在县治以上的城市,特定位置一般都有集中贸易的市,与居民所住的“里”“坊”是严格分开(城市首先是政治中心)。②汉代在边境关隘还设有关市,亦称胡市,从事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贸易;驻军之处有时也立军市。③在小县、县以下的邑和农村中,没有垣墙楼屋的定期集市比战国时期增多。
⑶商业的发展:①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行曰商处曰贾”)。②对外贸易发展(商业突破了中国本土)。③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如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南阳)“五都”。(春秋战国时期的商品主要是各地的土特产,两汉时期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增多。从《史记·货殖列传》“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可以看出,全国性的市场尚未形成。)
[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今新疆和葱岭以西),目的是军事外交,结盟大月氏、乌孙对付匈奴。结果:虽未达成使命,但开通西域道路,促成中西文化交流,史称“凿空”,打通了与西方国家的交通与商务关系。路线:长安→敦煌→西域→大秦(罗马帝国)。]
⑷对商业的管理:①秦朝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必须明码标价;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钱器中,违者受罚。②汉官府设市令(长安)和市长对市进行管理;市周围有垣墙,市门按时开闭。(直到唐代,市的设立和废止都决定于朝廷的命令。所有的市都是朝廷设官管理的官市。)③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统一生产和销售。(汉初,盐铁由私人经营,国家设官征税。一些大商人由此垄断这些影响国计民生的行业,不但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决定将这些行业收归国家经营。汉王朝在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④王莽执政时曾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人民)。
⑸秦汉以来,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人教)。原因: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赋税沉重;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
7.南北朝:发展相对缓慢
⑴原因:社会动荡不安。(由于种族文化的歧异及人为的新仇旧怨,造成族群间的残酷杀戮与破坏,中原地区战乱不断。)
⑵表现: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减小,以物易物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
⑶市的发展: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并设“草市尉”进行管理。
(注:草市出现的时间,不同版本的教材表述不一,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汉代说、魏晋说、东晋说、唐代说。有论者称,“草市尉”至迟在东晋业已存在。)
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
8.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⑴商业发展的原因: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②大运河的开凿,交通发达。③对外政策开放。④国家统一。
(隋朝大运河开通后,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它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便利了南北交通,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促进了沿线一些新兴商业城市的发展;它使南北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密切而愈趋稳固,从而加强了全国的统一。当然,大运河的开凿在当时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⑵市的发展:①都市商业大量出现。唐代长安城内有东、西二市,市内规划整齐,同类商店集中在一起,称为“行”。②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③夜市广泛出现,突破了市场集散的时间限制(人民)。
⑶商业的发展:①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②对外贸易发展。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广州成为对外贸易港口,设市舶司管理外贸;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安史之乱后转移到东南海道。③水陆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人民)。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最早的银行雏形,是由供客商堆货﹑寓居的邸店衍生出来的。飞钱又称“便换”,出现于唐代中期,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⑷对商业的管理:与汉代一样,市的设立与废止都决定于朝廷,所有的市都是朝廷设官管理的官市,市与坊仍然分开,交易时间受限制(《唐六典》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铮三百声,而众以散。”)。政府在广州设市舶司(官职为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注:从“应然”状态看,唐朝政府对“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并未取消;但从“实然”情况看,从唐代中后期起,坊市分立制度有所松动,交易时空有所突破。商业开始越出两市渗入坊间,如长安城的中宣坊、延寿坊都相继设店肆。晚唐更出现了夜市,打破了宵禁的规定;五代时,临街设铺已无法禁止。到了北宋,坊市分区的封闭格局被彻底打破,民居与商业区融合为一体。]
9.两宋商业空前繁荣
⑴原因:①国家走向统一,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③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④一定程度上的租税货币化(如王安石变法“以钱代役”)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
⑵市的发展:①商业突破了汉唐时期“市”“坊”严格分开和日中为市的限制,“市”不再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店铺可随处开设,分散在街巷形成街市(住户和商店可以朝着大街开门);时间早晚都可经营,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夜市直至三更尽,纔五更又复开张”)。②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草市已经具备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岳麓、人民:城郭和乡村被允许置市贸易。)③(百科)宋在与辽夏金相邻的边境地区设置榷场,进行双边贸易。
⑶商业的发展:①北宋时,四川益州(今成都)的富商开始发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②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源。③汴京城内,随处都是商铺、邸店、酒楼、食店,还有许多勾栏瓦肆等娱乐场所(大象)。④商家更加注重包装、广告和品牌效应(岳麓)。开始使用“商标”以加强对质量的保证。⑤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人民)。⑥与文化有关的商品增加(如勾栏瓦肆,风俗年画)。
⑷对商业的管理: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
⑸北宋前后城市功能的变化:北宋之前,绝大多数城市是因为属于政治中心而发展起来,政治、军事意义更大,经济意义居从属地位。北宋之后城市的经济意义逐渐增大,明清时期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四大商业名镇。两宋时期,“纯商业”的城镇就开始出现。“纯商业”市镇多居江南)。(镇在宋代以前仅是军事据点,北宋时逐渐向农村经济中心地演变。)
(注:有人从广义的角度考察宋代文化与前代的不同:从生产关系的变化看,宋代是从庄园农奴制向封建租佃制的重大转折时期;从经济观念的演变看,宋代是商品经济观念发生转折的时期;从学术思想的变化看,宋代是从传注之学向义理之学的转变时期;从政治体制演变看,宋代是从“皇权—吏员”体制向“皇权—士大夫”体制转型的时期。)
10.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⑴原因:①国家统一。②疏通漕运(重新疏浚了大运河)。③开辟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抵达天津)。④遍设驿站,丝路繁荣。
⑵表现: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商业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11.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
⑴商业发展的原因:明朝一条鞭法和清朝地丁银制度,赋税征银,使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发展(岳麓)。从国外引进大量经济作物(补)。
⑵对商业的管理:明清时期,政府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而且关卡林立,限制民营商业的经营范围,从而阻碍了工商业发展。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⑶城镇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农副产品(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大量进入市场,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②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和会馆(供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场所)。(大象:徽商和晋商重视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经营之道反映了中国传统商业经营的最高水平)。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形成全国市场)。④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⑤清朝时出现票号(由晋商独占经营,类似于今天的银行)。
[注:徽商,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朝后期,徽商逐渐衰亡。晋商一般指指明清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貜(jué,武则天之父。李渊父子就是凭借太原军队和武氏财力始夺取政权的)。晋商成功的根源在于诚信(拜关公崇忠义)和团结乡人。晋商在清朝后期和民国时期衰落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商帮的进一步发展。晋商与徽商:①经营思想,晋商重钱不重官,“学而优则贾”(山西常氏家训);徽商重官不重钱,追逐财富只是手段,求功名做官才是归宿。②经营方式,晋商精打细算,以经营票号、高利贷为主;徽商崇尚文化与政治,亦儒亦商,与政治极力结缘。③经营地域,晋商主要通过“走西口”,以骆驼为主要运载工具,向晋北、内蒙古甚至白俄发展,徽商则主要在两淮、江浙或长江中下游,有时顺运河或海路北上京津。④人员组成:晋商以乡人为主,其用人“避亲用乡”;徽商一般聚族经商,大修宗祠,以通过宗族的尊卑长幼加强对族众的控制。⑤尊崇对象,晋商以关公之义在经商处建会馆以结帮;徽商尊朱僖制定的“家典”“族规”,把理学作为家族内行事和经商活动的准则⑥文化理念,晋商“学而优则商”,让家族中一二流子弟经商,三四流子弟参加科考;徽商好儒,喜欢文化,由儒而商,由商而官,官商互济。⑤婚姻家庭,晋商长期只身在外,一去数年,赚钱方归,晋商里有很多家明文规定不能在外取妾;徽商受移民风俗影响,往往举家外迁,随遇而安,多纳妻妾,及时行乐。等。关公,山西解州人;朱熹,原籍徽州婺源,现属江西。]
12.古代商业发展的条件:⑴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⑵农业、手工业发展。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⑷交通条件的改善,运输业的发展。⑸对外贸易的发展。⑹政府政策的影响等。
13.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趋势:⑴商业活动的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城市中开始有固定的区域,宋朝以后取消限制。⑵交易内容的变化:开始主要是土特产品、奢侈品,后平民所需要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也在市场中流通。⑶交易媒介的变化: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后来发展为金属货币,北宋时出现纸币交子。⑷商人组织的变化:最初商人组织是宗族亲缘组织,后发展为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⑸商品开始时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如向小生产者预购、定货、搞前店后厂,以至投资设厂等。)
二、古代大城市的繁荣
1.城市的功能:具有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的多种功能。(古代的城指城墙包围的地区,市指商品交换的场所。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2.古代城镇发展的特点:⑴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⑵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⑶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商业活动。⑷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形成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
3.主要朝代的重要城市(略。注意城市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而南移。)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仅见人教版)
1.正常的对外贸易
⑴西汉: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促进中外贸易发展。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再经过今天的新疆进入中亚和西亚。汉武帝之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交往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
⑵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官署名为市舶司),专管对外贸易。
(注:隋唐时期,一大批商业都市脱颖而出,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商业网。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明显具有从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趋势,东南地区的都市发展较快,而西北地区的城市渐趋衰落。这种趋势的出现,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外族入侵、东南交通的开发及海外贸易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⑶两宋: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①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路联系。②经济重心南移。③政府重视。宋朝军费和官俸开支浩大,“岁币”沉重,不得不想法开辟新财源。④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使远洋航行能力大大增强。⑤十字军东征、塞尔柱突厥人的兴起,迫使阿拉伯商人把贸易视线转移到东方,越来越多地出入我国沿海口岸。
(补: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有陆路和海路两个方向,汉唐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代为西夏、吐蕃所阻。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在东南沿海大力开拓海上贸易,西北陆上贸易的重要性不断衰落。宋代以前并未设立管理海上贸易的专门机构,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
⑷元朝: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港。
2.朝贡贸易
⑴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
⑵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⑶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政治上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以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3.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明朝“海禁”主要在明初和中后期。明太祖立下“不许寸板下海”的祖训,想巩固海防;明朝中后期“海禁”主要是因为红夷(荷兰)和倭奴(日本)入侵。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而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完全关闭国门,而是实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许广州一地对外贸易,并由特许的十三洋行进行。
四、货币的发展(仅见岳麓版,本部分有所扩充)
1.新时期晚期到夏:天然贝壳。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等充当过货币。贝类坚固耐磨、便于携带和计数,因而流通最广。
2.商周:出现骨贝、铜贝等人造币。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货币需求量增大,自然海贝无法满足需求。在商代晚期,出现青铜仿贝(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铜币的出现,标志着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转变。
3.春秋战国:诸侯各自造币,以青铜为主,也有黄金和白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剧,货币形状很多,如铲币(赵)、刀币(齐)、环钱(秦)、蚁鼻钱(楚)等。
4.秦到唐:统一币制。圆形方孔式的“秦半两”通行天下,汉代铸“五铢钱”(通行七百多年),唐高宗铸“开元通宝”(以后的货币的范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在全国的通行(大宗交易用黄金),结束了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的圆形方孔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刘邦建汉后,允许地方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汉武帝时,地方郡国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此后,历代铸币都由中央直接经管。五铢钱一直用到唐高祖时期,是中国古代使用最久的货币。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24铢为1两)。唐高祖李渊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指开创新纪元,“通宝”指通用宝货)。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标重量,我国古代货币由标明重量向抽象化、符号化的通宝、元宝、重宝演变。
5.北宋:铜、铁、金、银各色货币并存,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大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剧增,由于铜料紧缺,政府大量铸造铁钱。铁钱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便应运而生。宋真宗时,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宋仁宗时,政府垄断了“交子”的发行权。“交子”使用统一的纸张,有一定的形制,印有复杂的图案,并有防伪密记,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后期,由于钱荒和纸币的信用危机,白银作为货币使用的情况明显增加,为明代白银上升为主币奠定了基础。
6.元朝:以纸币为主币(由于通货膨胀,未发展为现代纸币)。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统一的纸币制度,发行“中统元宝钞”,元朝成为第一个以纸币为基本货币的朝代。但是,由于政府滥发没有储备金的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结果明清又恢复了金属货币(银子和铜钱)。(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中国进入现代纸币流通时期。)
7.明朝:明初禁用金银交易;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法定的货币。明初曾一度禁用金银交易,明英宗时解禁。清初沿袭明朝,以白银为主币。银块没有固定形状,称量使用。市面上流通的银块形状繁多,成色不一,换算起来十分不便。鸦片战争前后,外国银元陆续输入中国。由于洋银计枚核值,使用时不必称量,民间都乐于接受。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创办广东钱局,购进英国机器开始铸造名为“光绪元宝”的银元。中国进入机器铸币时代。
8.与货币有关的其他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劣币泛滥,出现了“重物轻币”现象。十六国期间的成汉铸行了中国最早的年号钱“汉兴”钱。年号钱形成制度是在宋代(始于宋太宗“太平通宝”),此后历朝帝王改元登基都要铸造新的年号钱。唐玄宗时出现银行的雏形“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唐宪宗时出现“飞钱”,是早期的汇兑业务。清朝时出现由晋商独占经营的票号,类似于今天的银行。
五、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课标要求,各版均不见)
1.商业起源早,并且在不断发展,商业功能日趋突出。
2.商业的发展依附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出现很早。
4.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5.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6.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
8.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形成商帮。
9.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10.商业活动不断打破时间和地点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步减少(宋朝是重要转折)。
11.商人由宗族亲缘组织向地缘(商帮、会馆)和业缘(行会)发展演变。
六、(附)一些重点问题分析的思维模式
1.农业发展的表现:工具发明与改进+耕种方法+生产经验积累+农作物种植和推广+开垦荒地、施肥+兴修水利+开发边疆+…
2.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的交流+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3.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手工业部门的扩展+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扩大+手工业制品的工艺水平提高+…
4.商业:商品种类+集市和城市+货币+对外贸易+…
5.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基本条件:资本+雇佣劳动力+生产技术+原料+市场+环境+…
第四讲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概念:重视发展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以农为“本”,商业为“末”。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2.开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政策,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⑴原因: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②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③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之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④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和商业开始兴起,人从事商业活动的增多,开始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商周时期,国家曾一度支持商业的发展)。⑤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⑤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⑵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根本目的。
3.“重农抑商”的表现
⑴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抑制土地兼并,兴修水利,恤贫救灾,减轻税收,禁止弃农经商,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等。
⑵“抑商”:①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堵其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②限制民营商业范围,重要行业实行官营专卖制度,不许商人染指,压制民营工商业的发展;③利用重税惩罚商人,不断加征商税,而且关卡林立;④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如西汉初年政府规定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直到唐代,西汉确立的商人另入市籍——商人的特殊户籍,一入市籍则不许为官依然继续实行);⑤明清时期禁止对外贸易。
(人民:西汉:①原因:西汉初年,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②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不许其子孙为官。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岳麓: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朝廷鼓励对外贸易以及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但明清又开始固守该政策。)
4.评价:
⑴积极作用: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⑵消极影响:①强化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②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③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⑶总体来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注:与“重农抑商”相对立的是黄宗羲提出的“工商皆本”,封建社会初期的重农抑商和晚期的工商皆本都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都有利于经济发展。)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注意: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而不是禁绝对外交往,只许广州一地对外进行有限的贸易(严禁硝磺、火药、铁器外销,限制丝绸、茶叶的出口量等),并由政府特许的公行(即十三行)进行。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2.表现(内容):明朝注重建立和维护“朝贡体制”,中国私商严禁出海贸易。朱元璋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清朝顺治年间颁布“禁海令”“迁海令”。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原因:
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中国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对商业贸易的依赖程度较小,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自我供给。
⑵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明朝中后期“海禁”主要是因为红夷(荷兰)和倭奴(日本)入侵。
(史学界认为,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平息的主因并不是戚继光抗倭的胜利,而是嘉靖帝解除了海禁,武装走私已无必要。戚继光抗倭胜利、明政府解除海禁和日本实现国家统一共同促成了倭寇消失。)
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此外,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交流,也是原因之一。
5.终结
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殖民者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一系列口岸,标志着闭关政策开始走向破产。
⑵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又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开放十一处口岸,准许外国人自由进入内地经商,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彻底
破产。
6.评价:
⑴积极作用:作为一种防御手段有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目的,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⑵消极作用:①闭关政策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②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限制了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妨碍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输入;③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④使中国脱离世界潮流,与西方差距越来越大,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诸国的重要原因。
三、资本主义萌芽
1.表现: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以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以手工工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岳麓)一些地方出现劳动力市场。
2.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主要特征:资本家与工人是雇佣关系,基本是一种纯经济关系,无人身依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授值”);雇佣劳动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满足市场需求。
4.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局限性:⑴只是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稀疏而又微弱;⑵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受“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整个生产始终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⑶在全国范围内,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不利因素:⑴市场因素:农民的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⑵资金因素: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地主商人把赚来的钱往往大量买房置地(“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⑶劳动力:国家重农抑商,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缺乏。⑷政策因素:重农抑工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设立关卡,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海禁、闭关政策。⑸封建行会垄断本地区、本行业的业务,排斥外来竞争,也限制本行业内部的竞争,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⑹观念因素:传统的观念和习俗。传统文化以纲常名教为核心,重义轻利,重本抑末,重儒轻贾。宗法观念也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⑺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注: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可以从以下角度考察: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政治制度(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政策(抑商或重商,闭关或开放)、政局(是否稳定)、资源状况(丰富与否)等。]
5.(补)认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有促进作用,但未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在欧洲资本主义却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进步进一步导致了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向资本主义过渡。(有人反对到处滥用“资本主义”这个词儿,称更愿意接受以工商业为主导的社会,以区别于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
断本地区、本行业的业务,排斥外来竞争,也限制本行业内部的竞争,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⑹观念因素:传统的观念和习俗。传统文化以纲常名教为核心,重义轻利,重本抑末,重儒轻贾。宗法观念也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⑺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注: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可以从以下角度考察: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政治制度(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政策(抑商或重商,闭关或开放)、政局(是否稳定)、资源状况(丰富与否)等。]
5.(补)认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有促进作用,但未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在欧洲资本主义却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进步进一步导致了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向资本主义过渡。(有人反对到处滥用“资本主义”这个词儿,称更愿意接受以工商业为主导的社会,以区别于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