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团队 > 语文组 > 教学资源

必修下文言文精讲资料


时间:2022-03-10    作者:语文组:彭新柳    阅读:


4b767d43973ca83b96b430fa8fc1645e.doc
4b767d43973ca83b96b430fa8fc1645e.doc (208.50 KB)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介词,于,比)尔(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毋吾以也。居(平居,平时)则曰:‘不吾知也(句式:宾语前置,不知吾,不了解我)!’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词尾,相当于“然”)而对曰:“千乘之国,摄(夹)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继)之以饥馑;由也为(动词,治理)之,比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讥笑)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方圆)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等待)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通“稀”),铿尔,舍瑟而作(起来,起立),对曰:“异乎(介词,于,和)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妨害,妨碍)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通“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介词,于,在)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赞同,赞成)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因此)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通“欤”)?安(怎么)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谁)能为之大?”
【重点词语】
 
1.乎
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相当于“于”,比
异乎三子者之撰:介词,相当于“于”,和
浴乎沂,风乎舞雩:介词,相当于“于”,在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助词,词尾,相当于“然”
2.居
居则曰:平居,平时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停留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处于,处在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居住
3.方
方(方圆)六七十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地方方圆
4.熟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谁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谁,哪个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通“熟”,仔细
一、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1、如会同,端章甫
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
古:泛指侵略的军队
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三、活用现象
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落后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
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注:鼓瑟希,铿尔:鼓,在金文中鼓的写法中本身就有动词“弹奏”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用。)
四、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
2、毋吾以也宾语前置
3、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5、摄乎大国之间状语后置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
7、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
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状语后置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
10、为国以礼状语后置
五、重点实词
1、居则曰:居,闲居,平时在家
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
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
4、比及三年:比及,到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
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
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
9、咏而归:咏,唱歌
10、吾与点也:与,赞成
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
六、重点虚词
1、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3)则何以哉:动词,做
(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
2、如
(1)如或知尔:假如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
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
5、而
(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
(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
(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
七、一词多义
1、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
(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2、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3、如
(1)如或知尔(假如)
(2)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4.为
(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
(2)愿为小相焉(做)
(3)赤也为之小(替)
 
【参考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孔子闲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此(而拘束)不敢说话。你们平时在家时(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将会做些什么呢?”
子路轻率而急促地回答道:“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大国之间,受到外国军队的侵略,接着又遭到饥荒;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勇敢善战,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后)微微一笑。
孔子接着问:“冉求,你的志向怎么样?”
冉有答道:“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衣食富足。至于那些制礼作乐等教化人民的事情,只有等待道德修养更高的君子来做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的志向怎样?”
公西华答道:“不敢说我能够做到什么,只是希望学习做些事。在国君祭祀宗庙或者诸侯会盟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孔子又问)“点,你怎么样?”
曾皙(正在弹瑟,听到孔子问他,)弹瑟的声音舒缓下来,铿地一声,(停止了弹奏,)放下瑟站了起来,对答道:“我的想法与他们三位所讲的有些不同。”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是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道:“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装,与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坛上迎风乘凉,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去。”
孔子慨然叹道:“我赞成点的想法。”
子路、冉有、公西华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说:“他们三位说得怎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人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又说:“老师为什么要笑仲由呢?”
孔子说:“要用礼仪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治国的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就不算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治国的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这些不是诸侯国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说他只能当个小相,谁又能做大事呢?”
【有关资料】
一、孔子生平和《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任职期间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和谐状态。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其思想各据一端,精彩纷呈。正因为它是随着争辩的风气而发展起来的,其基本趋向,就是从简约到繁富,从零散到严整。愈是后期的著作,篇幅愈宏大,组织愈严密。
就本来的意义说,诸子散文是政治、哲学、伦理等方面的论说文,不是文学作品。但同历史散文一样,多少不等地包涵着文学因素,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价值。再从更大的范围,即文化史的意义来说,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也是研究中国文学史所不可忽视的。
 
孔丘与《论语》
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丘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但总的来说,一生是郁郁不遇的。其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他还整理过许多重要的古代典籍。孔丘是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重要的人物。但后代奉为圣人、当作偶像崇拜的孔子,与历史上的原貌,并不完全相符,这里面既利用了孔子学说对统治秩序有利的内容,又有偶像制造者按照自己的需要灌注进去的东西。
孔丘在政治上属于改良性的人物。他对春秋时代的社会动荡深感不满,希望借助周礼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制度,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也反对残暴的政治,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他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子不语怪力乱神”,表现出对现实生活之外的冥冥之物不欲深究、冷漠淡然的态度。同样,他对抽象的、纯思辨的哲学问题也没有兴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中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关于现实生活和伦理道德范畴的。他教给学生的也都是些实用的知识。孔丘又是一个性格顽强的人,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奔波一生,好学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括,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由于孔丘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往往有很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论语》的记录者,并没有在文学上追求一定效果的意识,但有时通过简短的对话,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如《述而》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写出孔丘安贫乐道的一面,较有感情色彩。
《论语》虽然篇幅不大,但作为儒家经典之一,长期以来,是文化人必读的书籍。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留下了极为广泛深刻的影响。
 
墨翟与《墨子》
墨翟,生活时代约当于孔于与孟子之间,即春秋战国之际。相传他原为宋人,长期居住在鲁国。《墨子》书中提到,他被人称为“贱人”,又提到他能制作车辖,大约出身地位是比较低的。早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木”,后来创立了与儒学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墨家不但是一个思想学派,而且是一个有严格纪律的民间团体。领袖称为“钜子”,门徒众多,重视艰苦实践,不避危险。
墨子主张“兼爱”,反对儒家从宗法制度出发的亲疏尊卑之分;提出“非攻”,反对各国之间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要求“节葬”、“节用”,反对奢华的生活方式以及礼乐制度;鼓吹“尚同”、“尚贤”,反对任人唯亲。他还相信“天志”和鬼神的存在。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墨子的思想代表了“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墨学在战国时曾一度盛行,与儒学同为当代的“显学”。西汉以后,逐渐衰微。
《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后学所著,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汉代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
墨家的思想,就其对整个社会文化的看法来说,是提倡质朴和实用,所以对一切语言文字的表达,强调有切实的内容,以道理说服人,反对无益于实用的修饰与文采。这种观念,对于论说文自有相当的道理,对于文学作品,就不太适宜了。《墨子》一书的风格,也正是如此。语言质朴,逻辑严密,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如《非攻》篇,先说:“今有一人,入人园囿,窃其桃李,众闻而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以自利也。”然后再说攘人犬豕鸡豚者,取人牛马者,杀无辜人夺其衣裘者,再三说明“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的道理,最后归结到“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条理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就是从《墨子》开始的。就此而言,它在中国散文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荀况与《荀子》
荀况,又称荀卿,赵国人,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生于战国末期。曾游学于齐,后去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死于楚。他的著作,后人编定为《荀子》三十二篇。《荀子》和《韩非子》,代表了先秦论说文的新成就。
荀子的思想虽出于儒,但又吸收了其他各家的学说,对儒学有所改造。其中最突出的,是反对法先王,主张文化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否认天有意志而能主宰人间的事务,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人性恶”也是他的著名观点。
荀子对社会文化的态度,是重视政治和伦理上的实用性,要求一切诗书礼乐,都归于儒家所说的圣王之道。对于不顺礼义的文章,一概斥为“奸说”。由此建立了后世儒家文学观的基础。这对文学的发展是不利的。《荀子》书中的文章,实践了他的观点。全书体系完整,涉及面很广。多为关于社会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长篇专题学术论文,论点明确,论断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深厚;善于运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巧譬博喻,反复论证;造语简练,多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整齐流畅,适于诵读。
 
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的贵族,荀子的学生,生活于战国末期。起初秦始皇读他的著作,十分佩服,邀他来到秦国。他的同学李斯恐怕他被重用而动摇自己的地位,将他陷害入狱,最后自杀于狱中。他的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五十五篇。
韩非虽师从荀子,思想差异却很大。他综合了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思想,发展成为自己完整的理论,着重谈治国的法术,供君王采用。对于儒家,他是斥之为“蠹”——蛀虫的。韩非是一个聪明、深刻的人,对当时人情世故看得颇为透彻。他不相信人有美好感情,也不相信人可以经教育感化而为善,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驱使人、以害禁制人。一部《韩非子》,构筑了一整套极端专制主义的、严厉控制人的方法和理论,读来令人不寒而栗。不过,对于研究政治学,这是一部极重要的书。
从文化思想来说,韩非鄙视一切属于艺术、美感范围的东西,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但他的文章很有特色。他懂得运用各种手段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从逻辑的严密、论述的细致、条理的清晰来看,还要超过《荀子》;因为他喜欢把道理说得很透,一层一层地铺展,所以篇幅大多很长;因为他的思想尖锐,又很自信,所以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他还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韩非子》标志着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其实,后世的理论文章,可以与之相比的也不多。
  2.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宣王有志效法齐桓、晋文,称霸于诸侯,故以此问孟子)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门徒,弟子。同一类人,《师说》:“郯子之徒。”),无道(动词,说,讲述)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未闻之也)。无以(同“已”,停止),则王(名作动,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统一天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安,安定,安抚。使动用法,使……安定)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莫能御之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由何)”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宾语前置,牛之何)”对曰:“将以衅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恐惧颤抖的样子),若无罪而就(接近,走向。《劝学》:“金就砺则利。”)死地。”对曰:“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废衅钟与(通“欤”)?”曰:“何可废也,以羊易(换,交换)之。”’不识有诸(兼词,之乎)?”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吝惜,吝啬)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确实,实在。信,确实,《梦游天姥吟留别》:“烟涛微茫信难求。”)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介宾后置,对……不要感到奇怪)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人称代词,他,他们。《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恶(哪里,表反问)知之?王若隐(哀怜)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区别,分别)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介宾后置,以羊易之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置,百姓之谓我爱宜也。宜,应该,应当)。”
曰:“无伤(妨碍。《侍坐》:“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也,是乃仁术也(判断句)!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形作动,远离)庖厨(厨房)也。”
王说(同“悦”,高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cǔn duó 揣测)之。’夫子之谓也(宾语前置,谓夫子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心动的样子,指有同感。忧伤的样子,《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报告)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古代以30斤为一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视力,眼力)足以察秋毫之末(鸟兽秋天生出的绒毛的尖端,喻极细小的东西),而不见舆薪(一车薪柴)。’则王许(赞许,同意。与,赞许,《侍坐》:“吾与点也。”)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推及)禽兽,而功(功德)不至于百姓者,独(偏偏)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被)保(安抚),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动词,做)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外在表现),何以异(区别)?”
曰:“挟太山以超(跳过)北海,语(告诉)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判断句)。为长者折枝(通“肢”),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判断句)。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形作动,尊敬)吾老(形作名,老人),以及人之老;幼(形作动,爱护)吾幼(形作名,孩子),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运转在手掌上,比喻称王天下很容易办到)。诗云:‘刑(同“型”,名词作动词,以身作则,为他人示范)于寡妻(国君的正妻),至于兄弟,以御(治理)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兼词,之于)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的原因。用来……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秤锤,名作动,用秤称重),然后知轻重;度(计量长短的工具,名作动,用尺量),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还是,表选择的连词)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结仇)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介宾后置,于是快)!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形作名,肥美香甜的食物)不足(满足)于口与?轻暖(形作名,轻柔暖和的衣裘)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pián bì 国王宠爱的近侍)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同“矣”):欲辟(开辟)土地,朝(使动用法,使……朝拜)秦、楚,莅(居高临下,引申为统治)中国(中原),而抚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爬到树上去捉鱼,比喻不可能达到目的)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大概)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谁)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方圆)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使动,使……顺服、臣服)八,何以异于(介宾后置,和……有什么不同)邹敌楚哉!盖(同“盍”,兼词,何不)亦反其本(回到根本上来,指回到王道仁政上来)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憎恨)其君者,皆欲赴愬(申诉)于王:其(连词,表假设,如果)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同“昏”,思想昏乱不清),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用以维持生活的固定的产业)而有恒心(安居守分之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如果)无恒心,放辟邪侈(“放”和“侈”同义,都是纵逸放荡的意思。“辟”和“邪”同义,都是行为不轨的意思),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名作动,惩罚)之,是罔民(张开罗网陷害百姓。罔,同“网”,用作动词)也。焉(怎么,表反问)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规定)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同“蓄”,养活,抚育)妻子,乐岁(年成,收成)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往,到)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足),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兼词,何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介宾后置,以桑树之。树,名作动,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名作动,穿)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耽误,错过)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耽误)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形作动,谨慎地对待,重视)庠序(xiáng古代学校的名称。周代叫庠,殷代叫序)之教,申(反复教导)之以孝悌之义,颁(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黑头发的民众。这里指少壮者,与上文老者对举)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文言翻译】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道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
(齐宣王)说:“象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做到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一种不忍的同情心。”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是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你不要对百姓说您吝啬而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意思呢?您如果不忍看它无罪而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您这样做正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把厨房建得远远的。”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有豁然开郎的作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齐宣王)说:“不相信。”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受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按摩一下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对长辈按摩肢体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使天下安定,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
“还是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各种色彩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象(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使九分之八(的力量)降服,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象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齐宣王说:“我昏乱糊涂,不能做到这一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白地教导我,我虽然不明事理,请(让我)试着这么做做看。”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狗、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如果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文言语法】
宾语前置
在古汉语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谓语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以示强调。常见的主要有如下四种。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所谓否定句,就是指句中含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者含有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是无主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在文言文中,如果是否定句,宾语又是代词,这个宾语一般就置于动词谓语之前。如:臣未之闻也。/未之有也。/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其句式格式是:
主语+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语〔余、吾、尔、自、之、是〕+动词
从上面的格式中可以看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宾语必须是代词;
第二,全句必须有否定副词或否定动词,或表示否定的无主代词“莫”。二者缺一不可。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置于动词谓语之前。
在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其句式格式是:
a.主语+宾语〔何、谁、胡、安、曷、焉、奚〕+动词
从上面的格式中可以看出,疑问句宾语前置,只需具备一个条件:宾语是疑问代词,就一定置于动词前。
同样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一般也置于介词之前。如:何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其句式格式是:
b.主语+宾语〔何、谁、胡、奚、曷〕+介词+动词
从上面的格式中可以看出,这种宾语前置,仍只需具备一个条件: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置于介词前。
③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也有陈述句宾语前置的现象,而且只是介词的宾语,但较少见。如: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宾语“全石”被提到介词“以”的前面。
其句式格式是:宾语+介词(以)+动词
④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加重语气,强调宾语,虽不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也可以置于动词前,但它需要靠“之”、“是”的帮助,夹在置前的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其句式格式是:宾语+之(是)+动词
 
《齐桓晋文之事》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二、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三、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6、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8、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9、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13、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14、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5、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四、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
省略句
1、臣闻之(于)胡龁曰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及(其)陷于罪
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宾语前置句
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
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
3、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
4、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
5、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
6、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
7、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  
8、然则一羽之不举: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  
9、舆薪之不见: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
状语后置句
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
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
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
主谓倒置句
1、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2、若是其甚与
五、一词多义
1、道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讲述)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3)道芷阳间行(取道)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5)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规律、途径)
(6)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2、诚
(1)诚有百姓者(的确)
(2)是诚何心也(真的)
(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
(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3、闻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使……听到)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到)
(3)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到)
(4)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 听到)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 听到)
(6)闻鸡起舞 闻风而动 闻过则喜 (听到)
(7)(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 ( 闻名)
(8)(诸葛亮)不求闻达于诸侯 ( 闻名)
(9)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文献)
(10)(屈原)博闻强识 (见闻)
4、是
(1)是诚何心哉!(这)
(2)是乃仁术也!(这)
(3)是以后世无传焉 (这)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
(5)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这)
(6)是心足以王矣 ( 这)
5、盖
(1)盖亦反其本矣!(同“盍”,何不,为什么不)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车盖,盖子)
(3)枝枝相覆盖(遮盖,掩盖)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胜过,超过)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大概)
(6)颜渊、子路侍。子曰:盖各言尔志?(同“盍”,何不,为什么不)
6、其
(1)其若是,孰能御之?(表假设,如果,连词)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表反问,难道)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大概)
(4)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表祈使,还是)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表加强语气)
(6)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表选择,还是)
(7)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表选择,还是)
(8)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祈使语气,一定)
六、重要虚词

一、代词,根据上下文文意,指代有所不同
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代齐桓晋文之事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代保民而王的人
3、故民之从之也轻 代保民而王的人
4、“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代后文所说之事,后省“于”,做复指宾语
5、王曰:舍之! 代牛
6、以羊易之 代牛
7、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做这件事的原因
8、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代别人心思
9、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之,霸道,即指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10、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代王道
11、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代王道
12、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代一般人民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之,指五亩之宅。
1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代指推行王道却没有统一天下的人(事)
15、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指示代词,译为“这(类)”
16、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指示代词,译为“这(类)”  
二、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4、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6、故民之从之也轻
三、宾语前置的标志(3个)
1、夫子之谓也
2、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四、往,到……去,向(2个)  
1、牛何之?  
2、然后驱而之善。
五、君子之于禽兽:结构助词,用于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无实义。
相类似的用法如:“寡人之于国也”
六、结构助词“的”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除上文提到的相关语句外,文中其余的“之”都属于这种用法。

一、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或“因为这”,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二、同“已”,止     
无以,则王乎? 
三、“所以……者”的固定格式,译为“……的原因” 
1、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2、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四、用作连词,用法同“而”  
(一)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1、挟太山以超北海……  
(二)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从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从而。  
 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同上。 
五、以为,认为,有时和“为”一起用,但有时以为连用时又是“以之为”的省略 
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以王为爱”,即认为王吝啬,“以为”连用。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认为;后面的“为”是做之意。可译为百姓认为大王做事吝啬。 
3、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六、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以”后省略了“之”,此句可译为希望你辅助我(完成)我的愿望。明白的把这教给我,“之”指王道,即上文所说的具体做法。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此句可译为重视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叮嘱给他们。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的倒置,可译为把桑树种植在五亩之宅内外。树,种植之意,动词。
(二)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1、“以”可译为“用,用来”的有
(1)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此句可译为:德行怎么样能用来推行王道。
(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可,能或能够之意,“以”译为用(来)。
(3)对曰:‘将以衅钟。“以”后省略了之(牛),此句可译为:将用它来祭钟。
(4)以羊易之。
(5)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文中出现两次)译为用这样的行为…… 
2、可译为“凭借,凭,依据”的有
(1)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何以”即以何,凭什么(区别),形:具体表现。异:动词,区分,区别。
(2)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以”后省略之凭借的手段(兴甲兵……)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1、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于,在。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无:通“毋”,副词,不要。异:奇怪,这里是感到奇怪的意思。于:对于。
3、君子之于禽兽也……于,对于。
4、有复于王者曰:……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 。下文“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中的“于”用法同,不译。
5、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于,到。(文中出现两次)
6、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第一个为“给”;第二个 为“到”;第三个引出动词“御”(治理)涉及的对象“家邦”,不译;另外,加点的“诸”是文言兼词“之于”的合音。之,到;于的用法同第三个。
7、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于,在。
8、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第一个是“跟”“同”,第二个是“在”。 
9、否,吾何快于是?快于是,即于是快,于,对
10、何以异于邹敌楚哉?于,“跟”“同”。 
11、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前四个是“在”,第五个为“给”。 
12、吾惛,不能进于是矣。于,到。 
13、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于,“在……中”。 
14、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于,“在……方面”。 
1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在。   
 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
(一)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不译。 
2、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3、犹缘木而求鱼也。
(二)表示修饰关系,一般不译。 
1、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2、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3、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三)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才”。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但是”“却”。  
1、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2、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文中出现两次)   
3、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而,但。    
4、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此句可译为:那里有仁义道德之人处于上位却可以做出害民的事呢;罔民而可为,即而可为罔民。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此句可译为:这样却不能称王……而,却。
(五)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1、王笑而不言。 
2、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六)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 而且”或“尚且”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二、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
2、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分析鉴赏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他的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这种主张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战国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战争难以避免。孟子往往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实际不合潮流。二是他的仁政主张完全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显得过于天真、简单。孟子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与当时的社会却有很大距离,所以是行不通的。
【结构层次】
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
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写作特点】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这些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因此本文在写作上比较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而且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
 
《齐桓晋文之事》课本文的艺术特色有如下几点:
1、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论述问题先从侧面、远处、外围入手,逐渐引向主旨,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这个开头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了顿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驳辩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接着又宕开一笔,先言“百姓皆以王为爱”,再为齐宣王辩解,使谈话的气氛趋向缓和,进入谈话情境。再以“牛羊何择焉”,词锋一转,为百姓辩解。齐宣王只好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然后孟子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于是齐宣王赞孟子善察人心,悉心向孟子请教。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辩解,孟子的分说,交错间杂,曲折起伏,颇有意趣,最终把齐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至此,水到渠成,气势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行文真是千回百转,摇曳生姿。
 2、气势浩然,逻辑严谨。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孟子散文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但本文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孟子才展开仁政蓝图,令齐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3、取譬设喻。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情事之实。
此外,本文还在许多方面表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技巧。如以“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被齐宣王所接受。再如文中句式不断变化,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而且单句和排比句交错使用,既有引经据典之句,更多明白浅显之语,使全文笔势灵活,文词富赡。
【写作技巧】
1、列举多种例证:事例、设例、语例。
(1)事例:以羊易牛。说明齐宣王具备仁心,他看到牛恐惧发抖,无辜被宰,兴起不忍之心。
(2)语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齐宣王引用诗句称赞孟子知道自己心意,并令他有所感悟。
(3)设例: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说明齐宣王虽有仁心却说不能行仁政,不是做不来,只是不肯做。
(4)设例:为长者折枝。说明齐宣王“功不至于百姓”非“不能”,而是“不为”。
(5)语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说明以身作则,可以推展到治理国家。
2、采用生动的比喻,使道理具体化。
(1)以“见舆薪”、“举一羽”比喻保民。喻意是:保民是轻而易举,力所能及的事。
(2)“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可能”的事,“为长者折枝”比喻轻易可行的事。在文中用以比喻行仁政。
3、用正反对比突出事理。
(1)以对比手法指出推恩与不推恩的结果: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2)以“恩足以及禽兽”和“功不至于百姓”作对比,以表现齐宣王不行仁政的不合理。
(3)以“挟太山”与“折枝”作对比,说明“不能”与“不为”的分别,从而指出宣王不行仁政,实“不为”而非“不能”。
4、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气势。
排比: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对偶: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5、因势利导,措辞委婉。抓住齐宣王的心理,不直斥其非。他根据对方的经历来设问,引导其思考,然后说明事理。
6、层层递进,论点明确。“保民而王”,然后逐步解说,借齐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其有“不忍之心”;再从“恩及禽兽”推论到“恩及百姓”,只是“为”与“不为”的分别;最后解说“王天下”的道理。层次分明,由浅入深。
7、类比推理。用近义事例来推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推断出“百姓之见保,为不用恩焉”的结论,使齐宣王明白到他是不肯去施行仁政,而不是没有能力去施行仁政。
【古今点评】
1、不忍之心以行不忍之政,所以保民也。“故推恩足以保四海”,正是照应“保”字。先说得推不忍之心一半,自“反其本”以下,又破齐王不能推之由,然后告以行不忍之政一半。章末1、“然而不王者”二句,直缴“保民而    王”。(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五)
2、其放之也,有万斛之重;其揽之也,有千斤之力。忽纵忽擒,忽断忽续,忽离忽分,忽而细雨轻风,忽而翻江搅海,令读者几目眩耳聋,而作者实气静神安。 (赵承谟《孟子文评》)
3、一篇凡八设喻,一时山海人物无不奔赴腕下,以供其取携,可谓极行文之乐事矣。 (王介山《孟子读法·附记》)
4、篇中勾勒顿挫,千回百转,重波迭浪而又归宿于此,有纲领,有血脉,有过峡,有筋节,总在不使一直笔,不使一呆笔。读者熟复于此,其于行文之道思过半矣。 (牛运震《孟子论文》)
5、其行文层层放下,层层卷上,乍合乍离,是七篇中第一结构也。 (杨大受《孟子讲义切近录》引文)
孟轲与《孟子》
孟轲(约前372—约前289),邹(今山东邹县)人,生活于战国前期。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他自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由于他景仰并弘扬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的又一名大师,后世尊为“亚圣”。他的行事也仿佛孔子,收过不少门徒,率领着他们游说各国。由于各国间都以力相争,他却鼓吹以德为王,言仁义而不言利,终不能被任用,于是退而著书。
孟轲的思想本于孔丘而有所发展。他主张施仁政,使人民安居乐业。他提出的理想社会,是一种黎民不饥不寒,老者安享晚年之乐的小康景象。“民贵君轻”是他的著名论点。他对当时某些统治者虐民以逞的行为提出尖锐的批判,甚至斥责为“率兽而食人”(《梁惠王》),同时基于宗族统治集团的利益对君主的个人绝对权威表示否定:“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万章》)“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离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这样的话,在专制强化的后代就没有人敢说了。
《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此书的写作与《论语》不同,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与《庄子》是文学性最强的。因为孟轲的为人,本不像孔子那样深沉庄重,而是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反映在文章里,就不仅仅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行文坦露,喜笑怒骂,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文字通俗流畅,无生硬语,又喜欢使用层层迭迭的排比句式,这样就形成了《孟子》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富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
《孟子》的文学性,还表现在它善于用形象帮助说理。有时是短小的比喻,如:“哀哉!人有鸡犬放(逃逸),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告子》)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都成为后世常见的成语。
《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善于用文学手段达到实用目的,对于既主张以文载道,又重视文学的美感,喜欢在说理中包蕴个人感情的唐宋古文家,成为绝好的典范。试看韩愈的文章,雄肆而严整,喜用排比、博喻,与孟文关系最大。
3.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名作动,踩),膝之所踦(yǐ 支撑,接触),砉然(huā 皮骨相离的声音)向(通“响”)然,奏刀騞然(huō 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莫不中(合乎,符合。《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会:指节奏。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通“盍”,何,怎么。兼词,何不,《齐桓晋文之事》:“盖亦反其本矣!”)至此乎?”
庖丁释(放下)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进(超过)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完整的。《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这里指视觉,对应前文的“目视”)止而神欲(指精神活动。对应前文的“神遇”)行。依乎天理(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批大郤(击入大的缝隙),导大窾(kuǎn 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因(依靠,凭借。《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其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技经肯綮之未尝(技经:经络。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结处。此句为宾语前置,即“未尝技经肯綮”),而况大軱(gū 股部的大骨)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众,指一般的)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磨刀石。《劝学》:“金就砺则利。”)。彼节(骨节)者有间(间隙;“批大郤”),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宽绰的样子)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吾见其难为,怵然(chù 警惧的样子)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ò 骨肉离开的声音)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注 释】
 
(1)踦(yǐ ):支撑,接触。这里的意思是宰牛时抬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牛。
(2)盖:同“盍”,亦即“何”,何,怎样。
(3)道:天道,自然的规律。
(4)进:超过。
(5)遇:会合,接触。
(6)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指精神活动。
(7)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
(8)批:击,劈开。郤:空隙。
(9)导: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kuǎn):空。
(10)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11)技经:犹言经络。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结处。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
(12)軱(gū):股部的大骨。
(13)割:这里指生割硬砍。
(14)族:众,指一般的。
(15)折:断,指用用刀折骨。
(16)发:出。硎(xíng):磨刀石。
(17)节:关节。间:间隙。
(18)恢恢乎:宽绰的样子。
(19)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
(20)怵(chù)然:害怕的样子,这里指小心翼翼的样子
(21)謋(huò):骨肉分离的声音
(22)委地:委: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
(23)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24)善刀: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擦拭刀。
(25)养生:指养生之道。

【译文】
有一个姓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进刀时发出騞的响声,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厨师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和一般人所见一样)。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但是刀刃没有厚度,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拭好了刀把它收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你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蕴含道理】
牛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肌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肌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肌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
做事应处处小心,还要保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像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不停地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心、尽年。
【作者简介】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写作手法】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
2、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互文一般有四种类型:
1、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应理解为“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
2、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翻译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幽美。
3、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排句互文。
4、隔句互文。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的思路步骤一样。
如《滕王阁序》中“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 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4.烛之武退秦师(以下资料选自张培恒  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有删改)
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著作的形成,有一个演变过程。早期的《尚书》,除假托的部分,完全是史官所保存的文件的汇编;《春秋》虽相传经过孔子的删定,但仍然保持着史官记录的体式。战国初形成的《左传》、《国语》也利用了大量史官记录,但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方著作。至于战国末年至秦汉之际形成的《战国策》,其主要来源是策士的私人著作。总体说来,这个过程表现为官方色彩逐渐减弱。
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变化:首先,愈是后期的著作,所表现出的官方意识形态特征愈淡薄。尤其反映策士思想的《战国策》,由于当时的“士”本身是“四民”之一(“四民”即士农工商。周王朝的“士”原来是贵族的最低一级,至战国时成为庶民的最高级。),虽具有进入统治阶层的可能,但其思想情趣,还是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其次,古史“记事”与“记言”的区别,在《尚书》和《春秋》之间还是截然分明,而以后就渐渐混淆了。再次,愈是后期和愈是接近民间的著作,其文学成分愈是显著,而相应的,在史学的严格性方面都有所削弱。
《春秋》
“春秋”原是先秦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后来仅有鲁国的《春秋》传世,便成为专称。这部原来由鲁国史官所编《春秋》,相传经过孔子整理、修订,赋予特殊的意义,因而也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
《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它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它是纲目式的记载,文句极简短,几乎没有描写的成分。但它的语言表达,具有谨严精炼的特点,反映了文字技巧的进步。
《春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相传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因此《春秋》被后人看作是一部具有“微言大义”的经典,是定名分、制法度的范本。并且,在史书和文学作品的写作上,也对后人产生很大影响。史学家从中领悟到修史应该有严格而明确的倾向性,文学家往往体会了遣词造句力求简洁而义蕴深刻。当然,刻意求深,也难免造成文意晦涩的弊病。
《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但是,《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释《春秋》,而《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只是后人将它与《春秋》配合后,可能做过相应的处理。一些专门解释《春秋》“书法”而与史实无关的文字,显然是后加的。
《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并说他是鲁太史。有人认为这个左丘明就是《论语》中提到的与孔子同时的左丘明。但对此,唐代以后颇有人怀疑,现在一般人认为是战国初年无名氏的作品。其记事年代大体与《春秋》相当,只是后面多十七年。与《春秋》的大纲形式不同,《左传》相当系统而具体地记述了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作为一部历史著作,《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
《左传》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广义上看,仍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比较以前任何一种著作,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发展。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为后人称道。写得最为出色的,便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五大战役(晋楚城濮之战、晋楚邲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秦晋崤之战和齐晋鞌之战)。作者善于将每一战役都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对于战争的远因近因,各国关系的组合变化,战前策划,交锋过程,战争影响,以简练而不乏文采的文笔一一交代清楚。这种叙事能力,无论对后来的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都是具有极重要意义的。
《左传》所记外文辞令也很精彩。这一类文字照理应该有原始的官方记录作为依据,但必然也经过作者的重新处理,才能显得如此精炼、严密而有力。
从文学上看,《左传》最值得注意的地方,还在于它记叙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不完全从史学价值考虑,而是常常注意到故事的生动有趣,常常以较为细致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的形象。
一般说来,史籍记载中,愈是细致生动的情节,其可信程度愈低。因为这一类细节,作为历史材料的价值不大,在发生的当时或稍后,也不大可能被如实地记载下来。尤其所谓“床笫之私”、“密室之谋”,更不可能是实录。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左传》作者所依据的材料,虽主要出于史官记录,但也有不少原来就是社会上以各种方式流传着的历史故事,其中已经包含了若干虚拟的成分;在完成这部著作的过程中,作者又根据自己对历史的悬想、揣摩,添加了不少内容。当然,这种虚拟和揣摩,不同于小说、戏剧的虚构,它是完全依附于历史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历史,并表现作者的历史观念。但不能够说,这里就没有追求一种“故事趣味”以满足作者自身和读者的搜奇心理的潜在意识。
人们对故事的兴趣,是产生文学的基本动力之一;故事情节、人物描写,也是小说和戏剧的基本要素。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小说与戏剧的产生相当迟,但与此有关的文学因素,却不可能很迟才出现。只不过它借了历史著作的母胎孕育了很久才分离出来。而《左传》正是第一部包含着丰富的这一类文学因素的历史著作,它直接影响了《战国策》、《史记》的写作风格,形成文史结合的传统。这种传统既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写作提供了经验,又为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国语》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事年代起自周穆王,止于鲁悼公(约前1000—前440),内容涉及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以记载言论为主,但也有不少记事的成分。这部书不是系统完整的历史著作,除《周语》略为连贯外,其余各国只是重点记载了个别事件。可能作者所掌握的原始材料就是零散的,他只是将这些材料汇编起来,所以各国史事的详略多寡也不一样。其中《晋语》九卷,占全书近半;《周语》三卷;《鲁语》、《楚语》、《越语》各二卷;《齐语》、《郑语》、《吴语》各一卷。
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报任安书》)认为《国语》是写《左传》的左丘明所写,后人多有异议。现在一般认为产生于战国初年,作者不详。)
《战国策》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连词,因为)其无礼于晋(介宾后置,于晋无礼),且贰(从属二主)于楚也。晋军(名作动,驻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宾后置,于郑伯言)曰:“国危矣,若使(派,派遣)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公从(听从)之。辞(推辞,拒绝)曰:“臣之壮也(“之……也”,……的时候),犹(尚且)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动词,做)也已(同“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答应)之。
夜(名作状,在晚上)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冒昧地)以烦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越国以鄙远(“远”,形作名,边远的国家;“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境),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今异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之往来,共(通“供”,供给)其乏困(动作名,缺乏的东西),君亦无所害(损害)。且(况且)君尝为晋君赐(恩惠)矣,许君焦、瑕,朝(名作状,在早上)济(渡河)而夕(名作状,在晚上)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判断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厌,通“餍”满足)既东(名作状,在东边)封(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境)郑,又欲肆(扩大,扩张)其西封,若不阙(侵损,削减)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利)晋,唯(语气副词,希望)君图(考虑)之。”秦伯说(同“悦”),与郑人盟(名作动,结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如果没有)夫(指示代词,那,那个)人之力不及此。因(依靠,凭借)人之力而敝(损害,损伤)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不知(通“智”);以乱易(代替)整,不武。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亦去之。
【重点词语】
1.鄙
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意动用法,以……为边境
蜀之有二僧(《为学》):边境
肉食者,未能远谋(《曹刿论战》):鄙陋,见识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猥自枉屈(《出师表》):古今异义,卑,地位卑微;鄙,见识短浅
2.济、绝
而夕设版焉:渡河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劝学》):横渡
3.其
还也:语气副词,表祈使,还是
惑而不从师,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指示代词,那
生乎吾前,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人称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师说》):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
非吾所谓传道解其惑者也(《师说》):助词,无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可怪也欤!(《师说》):语气副词,表发问,难道
【参考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5.鸿门宴
司马迁
沛公军(名作动,驻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名作动,称王)关中,使子婴为(担任)相,珍宝尽有(占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明天)飨(犒赏,犒劳)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介词,在)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劝说)项羽曰:“沛公居(居住)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没有什么)取,妇女无所幸(宠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叔叔)也,素(向来,一向)善(交好)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跟从)沛公,项伯乃(于是,就)夜(名作状,连夜)驰(骑马)之(到)沛公军(军营),私(私下)见张良,具(详细地)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一起)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逃亡,逃跑)去不义,不可不语(告诉)。”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怎么办)?”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通“拒”)关,毋内(通“纳”,使进入)诸侯,秦地可尽王(名作动,称王)也。’故听之。”良曰:“料(料想,意料)大王士卒足以当(抵挡)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本来)不如也。且(那么)为之奈何?”张良曰:“请(请让我)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背叛)项王也。”沛公曰:“君安(怎么)与项伯有故(故交,交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交往),项伯杀人,臣活(使动,使……活)之;今事有急,故幸(幸亏)来告良。”沛公曰:“孰与(与……相比,谁更……)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名作状,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事(侍奉)之。”张良出,要(邀请)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儿女亲家),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登记)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的原因)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偏义复词,进入)与非常(意外事故)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希望)伯具言臣之不敢倍(通“背”,背叛)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通“早”)自来谢(道歉)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攻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趁机)善遇(对待)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使动,使……跟从,带领)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合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料想,想到)能先入关破秦,得(能够)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通“隙”,隔阂)……”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多次)目(名作动,以目示意)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给……看)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召唤)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你)入前为寿,寿毕(完),请以剑舞,因(趁机)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你们)皆且(将)为所(被)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没有用来……的)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名作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怎么样)?”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意图)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拨开)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名作状,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感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吃)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尚且)不避,卮酒安(怎么)足(值得)辞(推辞,拒绝)!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尽),刑(名作动,惩罚)人如恐不胜(尽),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故意)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私下)为(认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回应,回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片刻),沛公起如(到,往)厕,因(趁机)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辞别)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顾及)细谨,大礼不辞(推辞,拒绝)小让(谦让)。如今人方(正)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道歉)。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携带)?”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动词,给)亚父。会(正碰上,恰逢)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距离)四十里。沛公则置(放弃)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名作状,徒步)走(跑),从郦山下,道(名作动,取道)芷阳间(名作状,从小路)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超过)二十里耳。度(揣测,估计)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能承受,能忍受)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叩拜两次)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哪里)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责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放置,放)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小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我们)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