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团队 > 语文组 > 教研活动

教出散文这一篇的个性


时间:2019-10-17    作者:    阅读:


教出散文这一篇的个性
 

凤台四中/胡明坤

散文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教材所选课文,绝大部分是文学性散文。关于散文教学,余映潮老师说要在新、美、深、活、细、实这六个字上动心思。王荣生教授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如何教出散文这一篇的个性呢?在此,笔者就自己的散文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挖掘文本矛盾处

文本的矛盾之处往往是作者情感的隐藏点,文章的发力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矛盾处,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走进文本,体会文章的深刻意蕴。

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中,有这样几句话: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笔者教学本文时,就有学生提出质疑:既然是卖杨梅,为什么会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而不是处在最显眼的位置?而且是“不时”吆喝,为什么不是“连连”吆喝?我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有位学生说,在昆明这个地方,就连卖杨梅的小姑娘,都是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还不时地吆喝,说明杨梅卖出去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她们享受这种自然的生活情趣。是的,看似矛盾的语句,恰恰折射了昆明百姓朴素的生活信仰——自然闲适,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鲜艳的服饰、鲜美的杨梅、娇娇的声音,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构成了别有情韵的昆明印象,沉醉在汪曾祺的回忆中,如诗如画。

文本矛盾处,隐藏的是文化与情感,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别有深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抓住文本矛盾处,敲打出背后的意蕴,能触摸到作者的情感。

二、关注虚词的使用

余映潮老师说,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境界是读得细腻,读得深刻,读得奇美。散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会设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实词,却很少关注一些富有意味的“虚词”的运用。其实,虚词的使用同样可以推波助澜,巧妙发力。在具体的情境下,某些虚词的背后,隐藏着作者的情感。

《一棵小桃树》为贾平凹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分析小桃树的形象,我们可以从“哆嗦”“挣扎”“摇着”“抖着”等动词中感受到小桃树生命的韧性,但虚词的使用,于无声处描绘出一个饱受磨难却又顽强不屈的小桃树形象。如本文多次使用“竟”和“却”两个字。“竟”是出乎意料之外。“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竟然还在长着。”“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小桃树总是带给“我”诸多的惊喜,就是这一个个让我意想不到的镜头,不停地冲击着我的心房,最终使我由衷地称小桃树为“梦的精灵”。“却”为笔锋一转。“却从来不想到我的小桃树。它却默默地长上来了。”“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爷爷的花事早不弄了,一摞一摞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小桃树被人漠视它的存在,却积蓄力量,暗自生长着!这两个字都包含让人意想不到之意。两个虚词看似平常,实则情感暗自涌动,将小桃树生长的情态和我心理的变化自然地描绘出来。

三、抓住作家的个人气质

王荣生教授说:散文的写实,也不是“客观的”写实,而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是的,散文是作家的掌纹,它可以映射出作家的个人气质。

史铁生是我国当代文坛的著名作家,他曾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命运给史铁生布下了残酷的牢笼,他却在写作中绽放出生命的芬芳。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有人说他的文章中有从容,有世间大爱,也有静如止水的安宁。《秋天的怀念》一文,作者回忆了母亲在自己身患重病的情况下,细致入微地照顾瘫痪的儿子,并鼓励儿子好好儿活下去。这篇文章富有深刻的含义、绵长的情思。它不仅点出了文章叙事的时节,而且意味着对母爱和生命沉淀之后的思考与感悟。本文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调中,包含深沉热烈的感情。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泼泼洒洒”“正开得烂漫”,这既是对天堂母亲的告慰,更是作者在经历生死离别后,对生命的那一份敬意!史铁生让读者在一片平静的文字中获取震撼。

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是位活在人间烟火中的享受者,他爱美食,爱忆旧,喜游历。有人说,汪曾祺的语言很奇怪,拆开来看,都很平常,放在一起,就有味道。他的作品从小处着手,从最基本的生活层面找出诗意和美感。“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  汪老的笔一头扎进昆明的雨中,“吱——”,扎出了悠长的情韵,这情韵叫生活,这情韵叫诗意。正是对生活“闲话式”的表达,文章的思想性、趣味性完美和谐地统一起来,使人感觉处处是和谐,是温暖,是淡泊,是宁静。            

梁实秋说,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掩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露的表现出来。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往“作者的独特经验”里走,也就是往“这一篇”散文之语句章法所表达的丰富、复杂、细腻甚至细微处走。

四、把握叙事视角的转换

回忆性散文往往有两个视角, 会出现两个“我”:一是今日当下的我,一是昔日过去的“我”。刘锡庆说过:散文,姓散,名文,字自我。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一棵小桃树》中,作者贾平凹是借小桃树的经历,来叙写自我成长的心路历程。作者分别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写出了不同时期投射在小桃树上的不同心境。作者使用儿童视角,再现了一个孩子将桃核埋在土里蓄梦,并翘首以待的情景。成年的“我”跌跌撞撞地走在陌生的城市里,孤独、自卑、投稿的不顺,这些负面情绪涌上心头。作者用成人视角写出了在城市碰壁后,再次看到小桃树时,诸多复杂情愫交织在一起,“我”深深懊丧,觉得对不起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风雨中,小桃树仍然孤零零的,“我不禁有些颤抖了”。然而,作者看到那欲放的花苞闪着时隐时现的光时,由衷地“感激”小桃树。贾平凹的散文总是有一个蓄势的过程,前面所有的描写,都是一个铺垫,也是情感的酝酿过程,情势郁结到了那个点上,然后爆发,形成一个高潮。两种视角的转换,推波助澜,让情感顺势而发。

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叙述视角,在不动声色的叙述和描写中,体会情感波澜,咀嚼出文字背后的情思。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