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团队 > 政治组 > 教学资源

高考命题的变与不变


时间:2019-09-18    作者:    阅读:


高考命题的变与不变
                ——对2018年、2019年全国I卷政治试题的分析及2020高考复习策略
 
一、对2018年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题的分
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政治试题承以往风格,立意新颖,稳中求变,把鲜明的时代特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独有的学科特色融合在一起,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注重基础、导向明确,通过巧妙的试题立意、素材选择和问题设置,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整套试题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拔高,设置科学合理,能够客观、公平、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实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具体来说,2018年全国1卷政治试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1.取材新颖、紧贴社会热点。
试题取材丰富多元与时事热点、生活热点交相辉映,在结合热点的情况下,创新设问,巧妙地将生活和学习的政治知识结合在一起。例:选择题第19题的“高铁”、“支付宝”、“中国梦”新时代的词汇;选择题第21题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22题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等就紧跟社会生活,紧贴社会热点。
2.贯彻高考理念、深化能力考查。
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对问题探究和分析解决能力的考查。材料源于生活,以生活中的各种的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创新的设计,引导孩子分析材料 、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并从知识中提取、选用恰当的学科知识,迁移运用,解决现实问题。例:材料题的第38题“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近年来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紧跟社会现实,和现阶段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的宏观调控,对科教文卫的大力发展;企业的正确经营;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等联系在一起。以生活为出发点,迁移运用国家、企业、个人等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学有所用。
注重综合性考查,试卷中对问题的设计,不再局限于对单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不同知识的综合运用;材料题的第40题就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先进文化”“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考查,综合性考查,既能帮助学生充实和扩展知识体系,同时能够培养考生多角度、多侧面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和逻辑思维能力。
3.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优势。
材料题第39题“说明宪法修改时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从党、人大、公民等角度在分析材料的同时,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自觉承担国家主人翁责任的意识。政治试题中还包含了责任、创新、合作、正确价值观等主流思想,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充分地发挥了政治学科“育人”的优势。
 
二、对2019年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题的分
  (一)总体难度和特点
今年的政治试题总体来说难度不是很大,较去年相比,今年整体更为简单,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常规,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拔高的内容相对较少。今年的试卷在结构上题型分布基本稳定,题型、题量、分值与往年大同小异。内容上紧扣时政热点问题,学生对材料和考察内容都较为熟悉,但是部分拔高部分的知识点是可以拉分的,因为考察的部分是学生容易忽略知识,所以试卷整体上来看,既意料之中,又出其不意。
   
1、选择题
  今年选择题的结构设置很常规,按照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基本思路出题,12、13、14、15题为经济部分,16、17、18题为政治部分,19、20题为文化部分, 21、22、23题为哲学部分,整体分布和去年相同。不过试题整体难度下降,考查的基础知识选项设置较多,比较容易判断出正误。除此之外,考查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也很凸显。
  经济生活部分考查知识点比较均匀,涉及商品的基本属性、价格变动的影响、投资金融及民营企业融资发展问题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比较常规,用排除法比较容易做出来,需要在认真把握题意的基础上,拓展下思维即可。
  政治生活部分紧跟时政热点问题,考查到了公民、政府、民族问题、国际政治等相关知识点,难度不是很大,考察的都是基础知识点,几乎没有难点,跟去年相比难度降了一度,无论是运用排除法还是直选法,都可以很快选出正确答案。
  文化生活部分考察的材料包括时政热点和保护环境的社会发展趋势,考察的内容有文化创新、文化交流、文化的作用以及与材料相关的基础知识论断,难度不大,部分错误选项的说法比较绝对,所以运用排除法可以很快选出正确答案,比较简单。
哲学部分考查漫画、整体与部分及量变与质变等辩证法知识点,题干与题肢表述都比较简单。以漫画为依托一直是哲学部分的出题特点,辩证法也一直是这几年考查的重点对象,提取材料信息即可直选出正确选项。
 
  2、主观题
  主观题仍然以38、39、40题的结构设置,没有很大变动,考察内容也比较常规。无论哪种题型,可以看出来,都是以当前的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出现的,所以学生们做起来并不会很陌生,加上平时的训练,一定信手拈来。
  第38题经济题,以进出口博览会为背景材料,考查扩大进口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与时政热点结合考查,属于常规出题方式,通过分析材料及联系相关经济知识,不难推断出答题要点,测试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思维转换能力。
  第39题政治题,本题难度中等,以全国政协的协商议政为素材,要求学生思考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进而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40题第一问是文化题,文化部分出题比较常规,符合近两年的文化大题出题方向,本次文化材料题针对目前部分传统村落面临逐渐被人遗忘的发展趋势提出传统村落肯定会消失的观点并对此进行评析,主要论点主要来自于课本基础知识,可以从文化遗产含义、传统文化特点、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等角度进行思考,同时与材料中的信息相结合进行作答,整体难度不大。
第40题的第二问考察的是哲学题,属于微观考法,符合近两年微观考察的整体趋势,本题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背诵和理解能力,本题的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近两年在大题中未考到的知识点,但是难度不大,学生将原理内容和材料进行结合即可。
 
三、高考命题的变与不变
从以上对近两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政治试题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这几年高考命题具有变与不变的特点。
先说高考命题的“变”。每年的高考试题都不一样,命题人(3-5年一换)、时政素材、命题角度等等都会导致高考政治试题的独一无二。更不要说高考命题组还有很多反猜题手段。也有专家用彩票概率的方法研究命题角度,个人认为至多是个噱头,终究还是概率而已。所以,高考命题“变”是绝对的。
问题是我们怎么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这就必须研究高考政治命题的“不变”。我认为高考命题至少有以下几方面是“不变”的。
  1. 立德树人的目标和四大能力的考查是不变的。
2、政治选择题10个左右的四选二是不变的。只要用好“排除法、比较法、直选法”,夯实基础和加强限时训练,选择题还是相对容易得分的。
3、主观题答案线索必然来自于学科知识和材料信息的原则是不变的。我们需要加大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训练,认真研读大纲及大纲说明中关于能力的要求,打通理论与材料对接的通道。同时还需要研究近几年高考主观题评分细则,尤其是可替代部分的表达方式。
4、学科内拼盘式的命题模式是不变的。无论是两个还是三个主观题,终究还是独立的考查四个模块。在备考中,不断提升学科术语素养,在题目设定的范围内答题即可。
5、经济重联系、政治重主体、文化重依据、哲学重范围的出题思维基本不变。如政治生活命题,必然是单一主体或多主体命制。再比如哲学命题,一定是运用某哲学范围内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且以小范围命题的概率大(范围太大则题目严谨性可能会遭受质疑,命题专家也是人啊)。
6、短期内四个模块分值结构基本不变。经济、哲学各30分,政治24分,文化16分。选择题基本上也是经济4个,政治、哲学各3个,文化2个。
7、还有诸如文综考试时间、地政史排列顺序等都是不变的。
 
、考试趋势和2020年备考建议
(一)考试趋势
1.强化基础知识考察。本试卷着重考察的是课本基础,比较常规,部分知识点是学生易忽略的知识,但是都来源于课本,选择题的课本基础倾向性更为明显。
2.试题题型布局中规中矩。本试卷的题型包括比较常规的经济部分和哲学部分的图像题,其余的都是文字题,且语言通俗易懂。
3.着重内容的范围发生变化。经济选择题着重考察第一和第二单元内容,第三单元几乎就没有涉及,更加注重微观经济的考察。哲学部分考察的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几乎没涉及,因为去年考察的材料题是历史唯物主义,所以今年继续保持着不会连续出同样类似题目的传统。
 
(二)备考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回归课本知识。今年考察的知识大部分都是课本基础,所以学生需要高度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查漏补缺,寻找知识盲区。不能将课本知识盲目地划分重点、非重点及难点、非难点,目前高考考察不会因为不是重难点就肯定不考,平时用的少识点就不考,反而就目前的趋势来看更容易考察知识盲区,所以需要在学习答题技巧的同时着重学习基础知识。
2.注重能力,全面拔高。在学习中除了要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外,我们也要注重能力的提升。基本的做题方法、逻辑思维、材料信息的研读等方面要通过平时的习题演练,不断地提升。做到能够全面、准确地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
3.注重将知识与时政相结合。今年考察的经济生活大题是本年度比较火热的时政新闻,学生需要平时多加关注时政新闻,多学、多看、多听、多分析,在平时养成分析时政的文化素养。
4.注重微观知识的学习。近两年的哲学考察的知识点都是以微观角度出现,今年政治大题不同去年考察更为细致,所以学生需要更加注重微观知识的深度挖掘,切忌囫囵吞枣。
5.后期备考要有意识的在上午时间训练文综,并合理调整生物钟,保持上午时间段对文综的敏感度。
高考要成功六成考能力,三成考心态和临场发挥,一成看运气。所谓天道酬勤,功不唐捐,能考上理想大学的必然是那些智商够、方法对、肯用功的人,毕竟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最后,衷心祝愿我校明年高考大捷! 
 
 
 
                                      怀铁一中高三年级政治组    唐玉
                                           
                                                                 2019.6.26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