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研教学

疫情过后,高三二轮复习面临的五大障碍、六大陷阱,家长考生必知


时间:2020-03-15    作者:    阅读:


在这里,陪你走过一个不一样的季节,高考是开启人生的第一把钥匙,如果说高考是孩子青春绽放前的积淀,那么填报志愿就是走向远方的门票,你走进那个剧场就会在今后上演什么样的人生大剧!


  五大障碍


  1、“高原现象”又称“瓶颈效应”


  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也是很多同学说的,遭遇了学习瓶颈。


  对策:


  考生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坚信阳光就在风雨后。走过“高原”,学习效率和成绩还会提高,不要丧失信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多与同学交流。一方面可以缓解自己紧张的心情,另一方面还可以讨论学习中解决问题,拨云见日,早日走出“高原现象


  2、“舌尖现象”。


  高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也可能看见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


  对策:


  日常中,不要看着题目简单就不动手,你未必真的会做这道题,而且解题过程的书写在考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充足的题量是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一种保障。通过做题,见的题型多了,脑子里积累的解题方法多了,你的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分数也就上去了。


  3、“克拉克现象”。


  一些学生平时学习优秀,考前准备充分,对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一到了考场,特别是到了高考这样的重要时刻,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此即为“克拉克现象”。


  对策:


  俗话说:高考,七分考实力,三分考心态,出现克拉克现象和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因素还是心态问题。


  这就需要在日常复习阶段,一要客观认识高考和每一场考试,不过分渲染高考和每一场考试的重要性,二是做到平常考试化,考试平常化,逐渐培养和形成对高考的熟悉感,来抵消紧张感。


  4、“心理饱和现象”。


  进入高三,大多数学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为了这一目标,不再参与其他任何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着大量的复习、做题,由于活动单一,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疲惫、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心理饱和现象”。


  对策:


  良好的生物钟,能够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在复习的时候精力充沛,效率大大提高。该学习时就好好学习,该休息时就好好休息。不要坐在那里,眼皮都睁不开了,还不回去睡觉。这样的学习,有什么效率可言呢?不挑灯夜战、不废寝忘食、坚持适度的锻炼。


 5、“阴影缠绕现象”


  无论是平时的小考还是大考,对成绩的过度关注,导致一次考不好,自信心受搓,并长期走不出失败的阴影。这种现象暂且称之为“阴影缠绕现象”。


  对策:


  需要看淡分数和名次,别人考得好,说明他的问题在这次考试中没有暴露出来,任何一次考试的名次都代表不了高考的名次。高考前,自信是最终胜利的保障。


  六大陷阱


  一、认为“我不行”的自卑心态


  自卑,通常源于自信心缺乏和过分注重跟别人的攀比,因为过分注重攀比,难免常常有种挫败感。一个对自己的学习和前途缺乏自信心的人,未上考场就已经输掉大半。


  对于自卑的考生,家长一定要懂得激励的重要性,要不断地鼓励孩子,激发其学习动力。因此,一个随时给孩子前进的动力,激发孩子学习自信心的人,就是家长的首要定位。


  一是帮助考生正确地看待自己,明白盲目攀比要不得,妄自菲薄不足取;二是让考生认识到,考试只是对学生一般能力的考查,只要用心复 习,合理地利用考前的这段时间,就会取得应有的成绩,从而引导孩子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努力向上。


  二、觉得“都会了”的自负心态


  自负,源自于自信心膨胀。通常来讲,自负的学生总是自以为是、唯我独尊,觉得自己什么都行,哪方面都好。表现在学习上,就是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了,虚夸浮躁,自满得意,丧失进取心。


  对于自负的考生,家长首先要引导孩子客观地评价自己、看待他人,让他们懂得“山外有山”“没有 最好,只有更好”的道理。


  其次,要给孩子创造一点儿遭遇挫折的机会,因为经历适当的挫折可使考生心理机制健全,不至于过分自负,经受不住任何打击。


  第三, 要时刻提醒他们:看清自己,高考容不得一点疏忽,一分之差可能结果完全不同,所以一定要踏实下来,把临考前该做的事情做完、做细、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三、放言“管他呢”的厌倦心理


  “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对一切都感觉无所谓”,这是部分考生身上容易出现的又一种不良心态。为 什么到了二轮阶段,有的学生会表现出一种“没有热情、没有干劲、没有兴趣,”的厌倦心态来呢?


  其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平时学习过程中缺乏充 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刺激,这是使学习最终成为无聊的事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长时间专注于复习考试,使部分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产生心理疲惫。


  对于这样的考生,家长要多与他们沟通,多与他们聊天,多聆听他们的倾诉,要想方设法为他们创设鼓励他们前进的环境,精心为他们搭建活动的舞台,让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让每一个孩子埋藏在心底的求上进的火花熊熊燃烧。


  四、过分在乎名次升降的敏感心理


  喜欢竞争,但过分关注考试排名,对自己的名次升降过于敏感,这是复习迎考阶段表现在少数考生身 上的另一种不健康心态。


  毋庸讳言,适度的竞争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但过于频繁的竞争,则会使学生产生怯场、紧张的心理状态,不仅失去 激励作用,反而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竞争可以激发潜质,但太看重竞争,过分关注结果,却常常会适得其 反。


  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如果竞争意识太过强烈,就会因为频频受挫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在适当竞争的基础上,让孩子看 到自己哪怕点滴的进步;让孩子忽视外界的一切干扰,相信自己,不灰心,不放弃,构建独立稳定的心理状态。


  五、过度疲劳引起的烦躁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身体长时间处于疲劳超负荷的状态下,人就容易烦躁不安。


  有的考生非常喜欢 长时间不间断地复习,根本无视生物钟规律,还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功夫深,自有好成绩。”殊不知,这种长时间超负荷的疲劳战,不仅与学习无补,而且极大 地伤害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首先要向孩子讲清疲劳学习容易出现的种种危害,比如复习过程中有时会莫名其妙地焦虑、坐卧不宁、心慌气短,以至看不进书,吃不下饭,进而对一切都失去兴趣;有时会反复地向别人絮叨,担心成绩不好,或者反复琢磨试题答案,犹豫不决等。


  第二,教给孩子科学的复习方法,比如为防止长时间学习出现脑疲倦现象,可指导学生采用“分割记 忆法”和“避免干扰法”进行学习。因为大量的实验都证明,连续数小时的集中记忆,不如分成数次,采用分散复习的效果好;文理科相互交叉学习,记忆过程中可 有效减少因材料相似而带来的干扰,提升复习效果。


  第三,提醒学生注意劳逸结合的同时,适当加强饮食营养的补充,特别是大脑的营养更重要,毕竟长时间、高强度的复习备考需要一个充沛的脑力和健康的身体作为保障。


  六、过分追求完美的苛刻心理


  紧张的备考氛围,激烈的的竞争环境,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而具有追求完美心理的考生,会因为一点小的错误导致情绪的变化,他们没意识到:因为自己的“苛刻”所产生的心情。会进一步导致人际关系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备考的效率。


  对于这些孩子,家长首先应该帮助孩子将自己的心理期望值适当调低些,以便从容应考;其次,应该引导孩子经常同老师、同学和家长沟通交流,协调好人际关系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不良情绪找到一个合适的宣泄途径;第三,可以引导孩子将复习节奏适当放慢些,这样更能提升学习效率。


  二轮复习,家长应该怎么做?


  1、调整好心态,控制情绪


  家长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不要刻意制造一个一切为了学生的高考紧张沉闷压抑的氛围,少谈高考反而有利于高考;家长之间要和谐,减少矛盾;“高考无战争”,“看透不说透”——一种心照不宣的沟通和提醒,不过度关爱。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常心、平静心、理解心、爱抚心、激励心、信任心;高考快乐,快乐高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复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应对策略,只要学生是对的就可以。


  2、要降低期望值,接受现实


  家长要降低期望值,宁愿低些也不要太高,压力宁愿小些也不要过大。过高的期望会造成家长心态的失衡,会给学生施加不当压力。怒其不争,可能会造成学生的退缩逃避;责怪埋怨,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逆反;高分要求,可能会使学生望而生畏;学习施压,可能会使学生无所适从。


  特别提醒家长,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学生现实表现和现有能力,合理施教:变怒其不争为激励促进;变责怪埋怨为冷静劝导;变高分要求为适当指标;变学习施压为放松调节。


  3、鼓励孩子的士气,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只要稍加注意,就会经常听到周围的人在聊起自己的孩子时常会说:“我的孩子怎能和你的孩子比呢?脑子不好用”等等,没有比这更伤孩子的心了,特别是这种话是从他的亲人口中说出来的,结果可想而知,这样他们就会失去在学习方面的信心,甚至有的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叛逆和对环境的仇视情绪。


  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几乎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但是来自亲人的暗示,常常会有夸大和期望的成分,所以,不要轻易地给孩子下定义。当孩子确实在某一阶段,某些方面做的不够出色或遭遇挫折时,家长不妨说:“我相信你下次会做的更好”“你一直是最棒的”等。


  任何考试,都需要考生有一个必胜的信心,高三年级的孩子们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鼓励,有进步的孩子,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偶有失误的孩子,鼓励他们找到失误的原因和避免再失误的方法,要给孩子一个可望而且可及的目标,不要总拿高考状元作比较,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亲戚朋友的孩子作比较。


  4、全力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但要适度


  高考备考是一场持久战,身体是很重要的,作为家长一定要做好后勤工作,不管您的工作有多忙,这一年,孩子的事是最主要的。


  学生迎接考试,家长做好后勤保证,这是每位家长都必须具有的服务意识。学会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方面着想,要避免过犹不及:学生正在那冥思苦想,爸爸走来好心相问:“复习得怎样了?”学生刚进入连续思考状态,妈妈端来一杯热汤:“先喝了再复习”,此时,学生不得不切断思路。学生坐在书桌旁专心学习,家长把牛奶悄悄送上就行。


  另有一些家长,就怕学生吃不好,影响了复习备考,于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结果大鱼大肉、鲍鱼海参等等,使学生生理失调,学习精力不济,甚至影响了身体健康。


  5、常与孩子沟通,但切忌唠叨,和老师保持良好沟通


  每一位家长都要找时间和孩子沟通,但不要唠叨,特别是住校生,家长更要和学生多沟通,最好晚自习结束后利用电话聊几句,要让孩子感觉到并不孤单,这样的交流能给学生在艰苦的高三带来无比的温暖和强大的动力。


  师生、家校的配合非常重要,家校配合、师生团结能够迸发出无尽的力量,是获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什么情况,家长应随时观察孩子情况,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正常的沟通,确保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